有一條小路,但是崎嶇難行,連馬匹都過不去。楊昂、楊任是漢中大將,對這裡的地形更加熟悉,早已派人截斷小路,根本別想偷渡過去。
馬超一籌莫展。而就在三日之後,白曉文的大軍,便到了陽平關。
馬超拜見燕國公白曉文,被問起戰事,滿面羞慚。
馬雲祿、馬岱,紛紛為兄長找理由開脫。
白曉文點頭說道:“賊軍扼險而守,急切難攻。此事,倒也怪不得孟起。”
其實白曉文早就預料到馬超無法攻克。
別說攻克,能不大敗,就已經不錯了。
畢竟敵人以逸待勞,扼險而守;馬超報仇心切,星夜兼程,關前地勢險要,又不適合馬超“鐵騎統帥”的衝陣打法。
軍師荀攸道:“承烈將軍(指馬超)在關前數日,可曾探查過這附近的山川地理?”
馬超便命人呈上地理圖本,荀攸開啟觀看。
半晌,荀攸抬頭說道:“燕公,臣下觀看陽平關的地勢,不是靠著人多勢眾就能突破的。燕公需要做好長久僵持的準備。”
馬超聽了好受了一些,原來燕國公大軍也沒有辦法。
白曉文道:“我已有定計,可破隘口營寨。一旦攻破營寨,陽平關可以一鼓而下。若能擒殺張衛,則張魯必降,漢中可定。”
馬超愕然,而袁軍眾將,卻都是心情振奮,先鋒落敗的陰霾,被一掃而空。
馬雲祿看向白曉文的目光,全是崇拜之意,只不過白曉文卻跟沒看見一樣。
當天,白曉文就率一支親軍前往隘口,檢視隘口地形。
不料一聲鼓響,伏兵起,楊昂、楊任又兵分兩路殺來。
驟然遭遇突襲,白曉文麾下親兵,卻沒有驚慌失措。
曹洪飛馬當先,抵擋楊昂;張繡抵住楊任。
在白曉文的排程之下,卡蜜兒、李淑儀等友方覺醒者,齊心合力,突襲楊任,試圖將其斬殺。
不過,楊任身邊的上百名親兵,也不是吃素的,個頂個都是好手,護住了楊任。再加上楊任的本事也不弱,混戰廝殺一陣,各自鳴金退兵。
不過這一戰,並沒有像馬超那樣損兵折將,而是斬殺了不少張魯軍的兵士。
楊昂、楊任兩人,偷雞不成蝕把米,便重新恢復了縮頭烏龜式的戰術,堅守關隘,閉門不出。
“這兩名漢中大將,該出戰的時候很勇猛,不該出戰的時候也沉得住氣,倒也不失為將才。”白曉文給出了評價。
第二天,白曉文又帶人在寨前檢視地形。這次二楊學了乖,只派手下在寨前大罵,並不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