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曉文明白過來,怪不得劉備比演義之中要滋潤得多,原來他最大的絆腳石,荊襄豪族蔡氏的支柱蔡瑁,已經摺斷。
沒了蔡瑁,蔡夫人一個小孤孀,當然也成不了氣候。劉琮這個孺子,還不是被諸葛亮隨意揉捏的命?
至於其他荊州劉表舊部文臣,每一個玩的過諸葛亮的,早晚不是被殺,就是被邊緣化。最好的結果,也是歸順劉備。
“孫策和劉備,是否還在互相攻打?”白曉文問到了重點。
華歆搖頭說道:“聽說諸葛亮向孫策寫了一封信,兩家暫且罷兵言和。目前荊襄九郡,劉備保著劉琮,佔了四郡,剩餘五郡,都在孫氏手中。”
白曉文笑道:“看來,孫劉兩家,都對孤有防備之心啊!”
華歆道:“孫劉忌憚燕公威勢,故此罷兵言和。公宜緩圖,如果急攻江南,則孫劉合力,著實難破。”
白曉文點頭認可。華歆能說出這種話,足以看出他也是個有見識的。
白曉文並不著急下江南,畢竟演義之中,曹操就是在孫劉聯軍手中吃了個大虧,才導致有生之年,都無法統一天下。
在白曉文看來,不如先取兩川之地,讓劉備無法佔據西川!
到時候天下十三州,白曉文擁有十州。積蓄了足夠的實力之後,再想辦法一舉蕩平孫劉,完成大一統。
華歆留在鄴都,白曉文另外遣華歆的副使,帶朝廷詔書返回荊州。
對於劉琮繼任,白曉文並沒有從中作梗,而是很痛快地封劉琮為荊州牧。至於來信中,請封劉備為襄陽將軍,暫攝荊州事務的要求,白曉文並沒有同意,而是封劉備為江夏太守。
目前江夏已經是孫策的地盤,白曉文這樣封官,用意如何,並不難猜測。
尤其是對方有諸葛亮,更能看出白曉文的算盤。
不過,這就是陽謀,我手裡有天子,我樂意這麼封,你們想怎麼打隨便。
沒過幾天,捷報就傳回鄴都。
張郃在李淑儀、塞西莉亞等人的幫助之下,大破幷州馬賊,斬敵一千餘人,繳獲良馬四百匹。
白曉文大喜,重賞張郃。
不過,張郃的彙報之中,有一條卻讓白曉文上了心。
在清剿幷州馬賊的時候,張郃發覺,這些馬賊的根基之地,就在幷州雲中郡。
而云中郡,是胡人的地盤,有鮮卑、烏丸等等胡人部落。
況且擊殺的馬賊,只有少部分漢人,大部分都是胡人。
由此便可以知道,幷州馬賊是怎麼一回事了。如果不能重創胡人,那麼幷州馬賊恐怕會死灰復燃,無法根除。是否要大司馬親征,一勞永逸?
白曉文思忖之後,給出的批覆是,命張郃率領得勝之軍,繼續北征異族,糧草由幷州刺史高幹籌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