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見到胡宗憲並送上一船贓物作為見面禮開始,白曉文和李淑儀在抗倭明軍之中,就在不斷地累積功勳點,尋藥任務、擊殺冤魂黑僵、擊殺倭寇,都會有功勳點進賬的。
算上英雄任務給的4000點獎勵,總點數終於破萬。
不得不說,收過白曉文“賄賂”的胡宗憲,還是很大方的,這幾天給出的獎勵都沒有吝嗇過。
白曉文同時也接到了提示,胡宗憲、徐渭對他的好感度提升,現在已經是朋友級別。
“督公,我有一密事稟報,還請督公屏退左右。”白曉文道。
好感度達到朋友級別,胡宗憲自然是沒有什麼防備,揮手讓兩名親衛去船艙之外等候,關上艙門。
“白小真人有什麼機密?”胡宗憲好奇地問。
“督公金門大捷,可喜可賀。不知道下一步,對於盤踞東瀛的倭寇,督公可有什麼計劃嗎?”白曉文問道。
胡宗憲笑著說:“唯有秣馬厲兵,操練士卒,待到真倭進犯之日迎頭痛擊,不負天子厚恩。”
白曉文道:“督公,只有千日做賊,沒有千日防賊的道理。何不派遣大軍東渡倭國,滅掉真倭的源頭?”
胡宗憲臉色微微一變,搖頭說道:“不可。”
“為何?”
胡宗憲只是搖頭,思忖之後說道:“原因很複雜,你有些異想天開了。首先,本朝太祖曾下旨,倭國為不徵之國,我一介人臣,守國門、防禦倭寇可以,但要是進攻倭國本土,那就是大不敬,必遭言官彈劾。”
頓了頓,胡宗憲又說道:“而且,倭國敵情不明,而我軍又剛剛大戰,需要整編俘虜,不能急躁冒進。兵法雲,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白曉文哪有閒心聽胡宗憲扯兵法,好容易捉住胡宗憲的話縫,道:“督公有所不知,我已經得到了當日刺傷俞將軍的真倭線索。那名真倭,名叫松浦辛九郎,和匪首葉麻子有關……”
白曉文出示了【松浦辛九郎的回信】。
胡宗憲看過信件,皺眉說道:“倭寇形勢居然如此複雜,假倭之中竟也隱藏著真倭,實在匪夷所思。不過,不論假倭真倭,一律是倭寇,我必當將他們全部蕩平。”
白曉文道:“按照信件所述,松浦辛九郎是松浦家族的頭領之一。而松浦家族的勢力地盤,就在壹岐、平戶、對馬三座島嶼,這三島可是倭寇的源頭啊,當年的汪直在倭國自封為王,就是盤踞在這裡的。督公,既然敵情不明,那麼我自請領一船人馬,前往倭國三島探明情報。”
胡宗憲搖頭:“不可,我只有守土之責,對外興兵太過犯忌。就算是派出一條斥候船,在御史臺的那幫清流筆下,都不知道會安上什麼帽子!白小真人也不必急在這一時,我會向陛下上奏,請賜下征討倭國的聖旨,一來一去,也就半個月的工夫。”
白曉文如何看不出這是胡宗憲的推諉說辭,不過胡宗憲的態度堅決,他也沒有再勸,轉身告退。
“這胡宗憲,未免太過膽小了,比起上個世界的尼古拉斯王子差了好多,束手束腳的好不舒服。”李淑儀小聲道。
“一個是人臣,一個是王子,當然不一樣了,”白曉文笑道,“胡宗憲這個人啊,固然有保國安民、名垂青史的抱負,但也很自私。就拿當年誅殺汪直的事情來說吧,一群不懂內情,或是懂內情但別有用心的言官要殺汪直,胡宗憲一開始據理力爭,想要保下汪直的性命以招撫東南倭寇。但後來,有人說他袒護倭寇,是受了汪直的賄賂。胡宗憲為了自保,就被迫同意處死汪直。”
頓了頓,白曉文又說:“胡宗憲殺徐海,也是一種自私自保的行為,他信不過徐海,害怕他降而復叛,所以乾脆一刀殺了乾淨。至於其他的小股倭寇,胡宗憲已經決心武力剿滅了。”
李淑儀對胡宗憲言而無信的劣跡,仍然有些不平:“他這麼做,也不怕遭報應啊。”
白曉文聳了聳肩:“大概吧……胡宗憲的歷史結局的確淒涼,也不知道是不是報應的緣故。”
白曉文對李淑儀大略說了一下。胡宗憲一直和大奸臣嚴嵩門下義子趙文華有交情,嚴嵩倒臺之後,胡宗憲也被牽連,削職為民。
嘉靖皇帝念在胡宗憲平倭有功,本來不想繼續追究,不過後來在趙文華家裡又搜到了胡宗憲的密信,還有一道私自擬的聖旨,這下子再大的功勞也救不了他了,胡宗憲被投入詔獄,留下“寶劍埋冤獄,忠魂繞白雲”的絕句就自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