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旭沒有理會三才劍客的驚訝和震撼,他在三才陣中游刃有餘地躲避和遊走,不僅如此,夏旭還繼續領悟兩儀的奧義!
兩儀的奧義給夏旭帶來的誘惑,是巨大的!
兩儀的奧義,不是一般人能夠領悟的!
而夏旭此刻領悟完了三才的奧義,直接就開始領悟兩儀的奧義!
太不可思議了!
夏旭,簡直太強大了!
在三才劍客看來,他簡直不是人啊!
“考步兩儀,則天地無所隱其情;準正三辰,則懸象無所容其謬。”
夏旭口中唸唸有詞!
“當日三才始判,兩儀初分;乾坤:清者為乾,濁者為坤,人在中間相混。”
“仰觀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兩儀生矣。”
夏旭對兩儀的領悟,越來越深刻了!
陰、陽兩字的古義是背日和向日,起初並無任何哲學內涵。
陰,《說文解字》曰:“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
《說文系傳》曰:“山北水南,日所不及”。
陽,《說文解字》曰:“高明也。”
《說文解字義證》:“高明也,對陰言也。”
夏旭對於陰陽,又有了新的領悟!
他對於上古時代的古文,早在天外戰場就熟記於心!
這些古文,也包含諸多奧義!
天地、日月、晝夜、寒暑、男女、上下等,以哲學的思維方式,歸納出“陰陽”的概念,它是一種相對的而非絕對的概念。
早至上古時代的易傳以及老子的道德經都有提到陰陽。
陰陽理論已經滲透到人族傳統文化的方方面面,包括宗教、哲學、曆法、中醫、書法、建築、堪輿、占卜等。
陰陽家認為天文氣象是“天道”,為天下綱紀。
為政者“順天則昌,逆之則亡”。
陰陽學說認為宇宙間所有事物皆有陰陽兩個屬性,他們相互依靠、相互制約、存有相互轉化的關係。
這也是夏旭所領悟到的精髓!
陰陽家也曾在天外戰場出現過!
“嘗竊觀陰陽之術,大祥而眾忌諱,使人拘而多所畏。然其序四時之大順,不可失也。……夫陰陽、四時、八位、十二度、二十四節,各有教令。順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則亡,未必然也。故曰:使人拘而多畏。夫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經也,弗順則無以為天下綱紀。故曰:四時之大順,不可失也。”
夏旭侃侃而談,看著氣不打一出來的三才劍客,調侃道:
“你們懂嗎?!”
“陰陽家者流,蓋出於羲和之官,敬順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此其所長也;及拘者為之,則牽于禁忌,泥於小數,舍人事而任鬼神。”
三才劍客恨聲道:“懂你大爺!”
夏旭哈哈大笑!
“你們當然不懂!這天下的奧義,只有我才能全部領悟!你們則痴心妄想!”
夏旭大吼一聲,震天響!
“陰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