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旭如今已然是一人之下!
不,不僅僅是這樣,甚至夏旭所有的權利加起來,已經超過了女帝陳落雪!
因為此刻的陳落雪沒有兵權,也沒有主持政務的能力!
夏旭的最大權利,還是兵馬大元帥!
夏旭一被冊封,立刻傳令飛鴿傳書給全東隋國,以此可以結束一部分戰事!
如此一來,大局已定!
夏旭,真的已經掌控了大局!
他立刻頒佈一系列任命!
“任命宗虎公爵為東隋國副帥保持不變,接管血染公爵領地!”
“任命千瀾公爵為東隋國副帥,接管青梁公爵領地!”
“任命薛六為彎刀公爵,跟隨我作戰!統領影襲部隊,將其發展壯大!”
薛六,已經是公爵了!
跟著夏旭,就是這麼有前途!
但也充滿艱險!
“任命王勝男為新的荒蕪領主,鎮守荒嶺一帶,繼續擔任鎮北大將軍!”
“任命李小純為神策女爵!官拜大將軍,統領神策軍守衛戰神堡!”
“任命獠牙為大將軍,封侯爵!統領死神小隊!”
“任命尹仇為財務大臣,輔政大臣!”
誰都沒有想到,尹仇竟然當上了輔政大臣!
那距離當朝宰相,可就不遠了啊!
一般來說,輔政大臣是老皇帝用慣了的人,資歷才幹都沒有什麼大的問題,但關鍵是品德。在老皇帝的權力威望之下,這些臣子小心謹慎,不敢有什麼想法,可老皇帝去世小皇帝登基,昔日的臣子慢慢掌握了實際權力後,就嚐到了權力的甜蜜滋味,位高權重,多半會自我膨脹起來,或者乾脆就有了別的想法。即使沒有“想法”,可把持朝政時間長了,難免有些不夠檢點的地方,對上不夠恭敬,對下不夠謙和,得罪之處在所難免。等到皇帝大了,積累的怨氣找個機會撒出來,也非同小可。所以說,在這個位置上,基本上是在以二三把手的名義,行使一把手的權力,即使自己沒有謀逆篡位的想法和初衷,也多半會落下個權臣的名聲。在這個位置上,管多了不是,幹少了也不是;小皇帝頑皮胡鬧或者是扶不起的阿斗不好辦,太能幹了也不好辦——這是一個絕對尷尬的二把手位置,真正是無限風光在險峰——顯赫卻難得善終。
“夫威福者,人君之器也;人臣執之,久而不歸,鮮不及矣。”
但夏旭這個任命,卻是對尹仇的百分百信任!
因為夏旭知道陳落雪如今的能力還不夠,還需要歷練!
而自己又要去征戰!
所以就讓尹仇來處理事務,當然是與宗虎千瀾一起!
所以,尹仇的位置雖然尷尬,但他確實受到了重用!
龍辰大陸歷史上曾處於這個位置而留下好名聲的不過周公等極少數品德高尚能力出眾者而已。
而即使是這些人,事實上也一直為最高權力者所忌憚。周公輔佐周成王,被譽為聖人,然而周成王實際掌握權力之後,就逼迫周公回到他兒子所在的封國“致仕養老”。而孔明戰神,雖然在世的時候深受劉小胖國君信任和敬重,然而在他死了之後,劉一直壓抑的不滿卻在多處流露出來。再如時的霍光擁立昭帝、宣帝,為王朝權力的平穩過渡立下莫大功勳,然而當他為宣帝趕車時,宣帝看著他的背影卻坐立不安如芒刺在背,後來換了車騎將軍張安世趕車,漢宣帝就很輕鬆了。霍光去世後不久霍家滅亡,史家有人曾說“霍氏之禍在於驂乘”。明時的張居正也是一個例子。這些品德高尚為後人所景仰的人物尚且只能得到這樣的結果,更何況其他那些人。
所以,尹仇心裡也有數,該做的不該做的,他都知道!
尹仇也是有上進心的人,他不僅僅想做輔政大臣,還要做首輔大臣!
典制中並未明文規定“首輔”之名,但習慣上稱內閣主要柄政者首席大學士為首輔,且其擁有相對特殊的職權和地位。這一制度產生於政治實踐中,大致出現於英宗天順年間,始於李賢。嘉靖、隆慶和萬曆初期,首輔、次輔界限嚴格,首輔主持內閣大政,權力最大,次輔不可相比,圍繞首輔之位展開的爭奪也很激烈。之後,內閣首輔的權力逐漸衰落,但該稱呼仍延續至明亡。
後來,宰相才扶正!
領班內閣大學士有時也被稱為“首輔”,但其在內閣中的實際職權地位並不突出,且內閣本身的重要性也已經下降。相較而言,領班軍機大臣在軍機處內外權力更重,故習稱領班軍機大臣稱為首輔。
內閣官員的名稱如“某某殿大學士”、“某某閣大學士”等官名開始於唐朝。但集賢殿學士的職責主要是編輯圖書、發現推薦文學賢才,不是掌握行政權的中央機構。設立的“殿閣大學士”名目繁多,如“觀文殿、端明殿、龍圖閣、天章閣、寶文閣、顯謨閣”等學士,但多是作為榮譽銜,無實際職責,與宰相不一定重合。
就在很多人都羨慕夏旭的心腹手下晉升的時候,忽然傳來一個可怕的訊息!
敵對國龍齊國,入侵東隋國!
已經屠殺了兩個大城,在西部!
“龍齊國不顧妖族入侵之危機,悍然對我們發動入侵,他們這是逆天行動!”尹仇痛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