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奘抬頭看見,說道:“徒弟,那可不是莊院人家。”
“如何不是?”
唐玄奘說道:“莊院人家,可沒有飛魚穩獸,這一定是個廟宇!”
師徒二人說著話,已經到了門首。
唐玄奘翻身下了白龍馬,見著門上有三個大字,“里社祠”。
走到門裡,見有一個老者,脖子裡掛著數珠兒,合掌來迎,叫聲:“長老,請坐。”
唐玄奘飄然落座,那老者招呼童子獻茶。
淺嘗一口,不如長安城的貢茶,唐玄奘就放下了茶杯,閒問:“這個廟是什麼里社?”
老者說道:“這裡是西番哈咇國界,廟後有一莊人家,發善心建了這個廟宇。”
“所謂裡者,就是一鄉里地。社,就是一社上神。”
“每年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時候,弄些祀品,來這裡祭社,以保佑四時清吉、五穀豐登、六畜茂盛。”
唐玄奘聞言,點頭說道:“正是離家三里,別是一鄉風,我那裡就沒有這種習俗。”
老者問道:“敢問長老,仙鄉是何處啊?”
唐玄奘心說,你這不是明知故問麼,你既然裝糊塗,我也跟你玩玩。
就說道:“貧僧是東土大唐國奉旨意上西天拜佛求經的。路過貴寶地,看天色將晚,特來投宿一宿。”
老者十分歡喜,說了幾聲有失遠迎,又叫童子準備晚膳。
吃過了晚飯,孫悟空見他房簷下有一條搭衣服的繩子,走過去,一把扯斷,將馬腳繫住。
老者笑道:“這馬是那裡偷來的?”
孫悟空沒好氣說道:“你那老頭子,說話不知道好歹!我們是拜佛的聖僧,又怎麼會偷馬?”
老兒笑道:“不是偷的,怎麼沒有鞍轡韁繩,卻來扯斷我曬衣服的繩子?”
唐玄奘笑罵道:“這個頑猴,做事沒有規矩,老先生不要生氣。我這馬,實不相瞞,確實不是偷的。”
“我們師徒二人打東邊而來,到鷹愁澗,原先有騎的有一匹白馬,鞍轡俱全。不料想那澗裡有條孽龍,在這裡成了精,他把我的馬連鞍轡一口吞下。”
說到這裡,白龍馬唏律律大喊委屈。
老者面帶笑容,看著他眼不眨心不跳的編故事。
唐玄奘望了白龍馬一眼,繼續說道:“幸虧我那徒弟有些本事,讓南海觀音來到澗邊擒住那龍,叫它就變做我了原騎的白馬,毛髮和原來的一樣,馱我上西天拜佛,只是還沒有買鞍轡。”
孫悟空在一旁聽見師父誇自己,還把功勞都算到自己身上,忍不住面露喜色。
老者說道:“長老不要氣惱,我就是開個玩笑,誰知道你徒弟卻當真了。我以前也有幾個閒錢,好騎駿馬,後來家裡失火,沒了家業,所以才當了廟祝,靠這後莊的施主家舍飯度日。”
唐玄奘臉上掛著笑容,看他一本正經的編故事,也不戳穿他。
老者又說:“我那裡還有一副鞍轡,是我平日心愛之物,就是貧困落魄了,也不沒有捨得賣了。”
“剛才聽長老說,菩薩尚且救護,神龍化作馬馱你,我老漢也不能沒有周濟,明天把那鞍轡取出來,送給長老,還望笑納。”
幾人又說了閒話,看夜色已深,就滅了燈,各自睡下了。
到第二天早上,孫悟空起來,提醒道:“師父,那廟祝老兒,昨天夜裡許我們鞍轡,問他要,不要饒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