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立看來,明軍牢牢扼守著山海關,真的是進可攻退可守!
大淩河防線的建成,讓明軍在遼河平原紮下一根釘子——隨時可以威脅瀋陽!
只要山海關和關錦防線還在明軍手中,皇太極再怎麼突破長城犯境,聲勢鬧得再大,也只限於劫掠物資!
這時候,如果明軍大膽地兵出大淩河,皇太極必會首尾難顧!
歷史上,朱由檢繼位之後,明軍的反擊態勢是否如此有利,王立不得而知。
他不懂兵法,但結合關錦防線的地形來看,不論皇太極出兵朝鮮還是從蒙古繞道犯境,明軍都可以“圍魏救趙”,再“以逸待勞”於中途設伏!
向朱由檢獻出此計,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跟兩派朝臣搞好關係!
但是,這確實是一個好計!
只要關寧軍把握好機會,應該可以重創皇太極!
此消彼長之下,皇太極再想繞道蒙古南侵,必會慎重而行!
要想沒有後顧之憂,皇太極只能拔掉大淩河與關錦防線!
然而,不是那般容易!
如此一來,皇太極必會束手束腳!
明軍的兩線作戰的被動局面,必將大為改善!
不論出於何種原因,王立的獻計,既獲得朱由檢的認同,也獲得朝臣的一致認同!
建議升王立為“破虜總督”的奏書,雪片般地飛向武英殿!
即將南下的王立,被朱由檢緊急召回!
曹化淳透露出詔回原因,王立真的是欲哭無淚!
對於明朝的太監來說,司禮監的“提督太監”,職權在掌印太監和秉筆太監之上,是太監所能擔任的最高職位!
在朱由檢和眾臣的共同“捧殺”之下,特設了五省剿賊的“總督”太監!
還真給自己面子啊!
滿朝的官員,真想把自己逼入死地啊!
“五省剿賊總督”,已經把我捧得足夠高了!
再來個“破虜總督”,要我的命是吧?
大明的“兵部尚書”統領全國軍事兵馬,至少還有幾個“侍郎”輔佐吧?
派駐各地的領兵將領,都會給兵部的面子吧?
即便如此,陽奉陰違者,不在少數吧?
想讓我兼任“破虜總督”,想玩死我是吧?
我手上有啥?
除了幹劈情操,還有啥?
自朱由檢繼位至今,內閣首輔換了多少?
兵部尚書又換了多少?殺了多少?
既要我去剿賊,又要我應對皇太極,真把我當成千手觀音了?
真要接了這個“破虜總督”,我的好日子啊,基本就到頭了——不論東北還是西北,隨便出一點點事情,彈劾的奏書必會接踵而至!
等待著我的,只能是萬劫不復!
此時的朱由檢,剛剛從皇陵被掘的陰影中走出來,信心滿滿,整天尋思著幹一番大事!
因為朝臣的慫恿和捧殺,再加上他的先入為主,硬要把“破虜總督”扣在我頭上!
其實,我對一品大官,真的沒興趣!
有個三品的“西廠提督”,這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