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如此算計王總督和曹總兵,終究有些不義啊!
而且,王總督待咱們不薄……”
“放屁!”
左良玉厲聲呵斥,打斷艾萬年的話:“算計?什麼算計?你的話不要這麼難聽嘛!
大軍移師蕭關,雖是咱倆首先提出,卻有著足夠充分的理由啊!
況且,洪總督、盧總兵和王總督,權衡各方利弊之後,全都同意移師蕭關!
這哪能說是算計?
再說了,這裡的地形,確實不適合騎兵作戰嘛!
由咱們步卒殺敵建功,既沒有對不起朝廷,也沒有對不起王總督,哪來的什麼“不義”?
你啊,打仗是一把好手,就是腦袋轉不過彎!
不必說了,咱倆,就等著殺敵領賞吧!”
說罷,左良玉沒管艾萬年的不滿,哈哈笑著回了堡寨。
……
糧草,糧草!
在移師之前,曹文詔的騎兵,已經運送了一批糧草!
只不過,這批糧草,只夠七萬大軍半月之需!
明軍駐於蕭關,流賊在甘肅搞不到糧食,必會途經蕭關返回關中!
然而,這個時間,可能是三五日,也可能是一個月,甚至更久!
所以,蕭關明軍的糧草供給,就成了個大問題!
確實是個大問題!
因為……
明軍主力移師蕭關之後,孫傳庭的新兵運糧隊,從武關前突到了藍田堡!
即便如此,從藍田堡運糧至蕭關,需要橫跨整個關中平原,路程長達七百餘里!
從藍田堡到運糧的起點南陽,又是七百餘里的崎嶇山道!
一千四百多里的糧道,想想都不寒而慄!
孫傳庭就算累死,也無法保證糧草供給!
就算加上楊嗣昌的新兵,總共也才四萬餘人,還是無法保證蕭關明軍的消耗!
而且,還有兩萬多匹戰馬!
這些大肚子的傢伙,每一匹,每一日的豆餅消耗,就相當於二十個青壯步卒!
除了明軍,還有百餘萬的饑民!
糧草的需求,是何等的恐怖!
所以,最合理的運糧方式,只能是孫傳庭從南陽起行,途經武關,把糧草運至藍田堡;
同時,北線的楊嗣昌從洛陽起行,途經潼關,把糧草運往黃河渡口;
最後,再由曹文詔的騎兵橫跨整個關中平原,將糧草運往蕭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