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時間,就能收入二百萬兩銀子,足以讓朱由檢同意任何事情!
當然,除了自己的皇位!
對於王立的話,朱由檢毫不懷疑!
曾經的任何事情,只要交給西廠去辦,必成!
所以,這次也一樣!
商議好一切,朱由檢雄姿英發,躊躇滿志。
整理好衣袍,興致勃勃地去了坤寧宮。
“廠公,印刷香草券的事,由“經廠“全力配合就行,何故要去內織染局?”
“內染織局,有長相俊俏的宮女,可以飽眼福嘛;
你說的“漢經廠”和“番經廠”,裡面有宮女麼?”
王立的回答,讓曹化淳無從反駁。
王立不聽勸告,曹化淳也不好反對。
誰讓他西廠有本事呢?
萬歲爺都要求全力配合,我還能說什麼呢?
其實,王立將香草券的印刷交給“內染織局”,完全是出於防偽的考慮!
明朝時期,不論在宮廷還是民間,印刷術的發展和普及,已經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內府、兩經廠、國子監、各部院,地方的布政司、按察司,以及民間的富商或宅塾,都具有刻版印刷的能力。
然而,這些官營或私營的印刷機構,只要他們願意,只要他們敢幹,可以盜印任何機構的印刷品!
也就是說,普遍應用的“刻版印刷”,無法防偽!
就算每張“香草券”都加蓋了玉璽印,也無法達到防偽的功能!
畢竟,私刻玉璽的事,王立就幹過!
沒什麼大不了的!
只要有工匠,那就是幾塊木頭的事!
如果一時間找不到木頭,撿幾塊蘿蔔也行!
玉璽嘛,想刻多少就刻多少!
只要敢幹!
所以說嘛,刻版印刷很容易被“盜版”!
然而,要想盜“絲網印刷”的版,就沒那麼容易了!
“絲網印刷”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漢代!
那時候,宮廷裡的“東織”和“西織”,就相當於明朝的“內染織局”,負責宮廷中所需布料的染色和印花。
在漢代,中原地區的絲織品,能透過絲綢之路走出國門,與“東織”和“西織”高超的印染技藝,密不可分!
“廠公……不是小婢推三阻四,而是……確實有些困難啊……”
得知要印五千多萬張香草券,掌事宮女的聲音都在顫抖:“廠公,人手不足和時間緊急,小婢可以加班加點,儘量完成;
但是,每一批的染料,顏色都有或多或少的差異!
幾千萬張的香草券,想要保持相同的顏色,小婢實在沒法辦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