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不喜歡裹小腳女人,更不希望“秦淮七絕”和朱徽娖被裹成小腳,卻又有心無力!
因為,“秦淮七絕”至今沒有出現,也不知她們身在何處!
朱徽娖身居皇宮,由周皇后悉心照料,她是否會裹小腳,由不得自己決定!
此時此刻,也沒有權力和立場去反對!
在王立看來,從南宋至現在的明末,女子裹腳之風能夠盛行,是源於文人雅士的病態喜好!
就如宋代蘇軾的《菩薩蠻》、明代唐寅的《詠纖足俳歌》,將裹腳女子的病態美推崇到了極至!
在這種風氣下,如果沒有裹小腳的女子,幾乎很難嫁得出去!
但,王立又很好奇!
為何趙倩、柳如嫣沒有裹小腳?
這個問題,彷彿戳到了柳如嫣的痛處!
讓她難以啟齒!
將大腳藏得嚴嚴實實,低聲說道:“妾身沒有纖足,只因父母早亡,自幼就寄養在二叔家裡;
二嬸本就體弱多病,二叔死後,家裡更是窮得揭不開鍋,哪有條件給妾身裹足啊!”
“我去!小腳有什麼好的?路都走不穩!
要是八旗兵打過來,那些裹了小腳的女人,連逃跑的機會都沒有!
所以嘛,你應該慶幸才對!”
王立的安慰,沒能消除柳如嫣的遺憾!
直到現在,她仍然以“纖足”為美,以大腳為恥!
沒辦法!
幾百年來,“纖足為美”,“三寸金蓮”的認識根深蒂固,早就烙在每個人的心裡!
不可能說變就變!
問及趙倩沒有纏足的原因,柳如嫣搖了搖頭。
這個時代,足部是女人的隱私,人人避之不及!
她不可能打聽別人的隱私!
若想知道,只有問趙倩本人了!
“其實,每個女子都希望自己是“三寸金蓮”,卻往往事與願違!
只有家境良好、母親或祖母尚在的女子,才會特意挑選八月二十四的這天,給家中的女娃第一次纏足!
就如二嬸家裡,窮得都揭不開鍋了,哪有錢買裹布和睡鞋?”
稍細一想,柳如嫣的話不無道理!
若要裹足,最佳的起始年紀,是在四歲左右。
這一裹,就要裹好幾年!
長年的打理費用,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正所謂“小腳一雙,眼淚一缸”!
對家境貧寒的女子來說,沒能裹成三寸金蓮,何嘗不是一種幸運?
不,在這個時代,這不是幸運!
這樣的女子,可能一輩子都無法嫁人,一輩子都無法抬起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