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孫承宗,王立還是略有了解。
他是朱由校的“老上級”,是袁崇煥一生的“伯樂”;
他臨危受命,締造關錦防線,開疆四百里,屯田五千頃,年收入糧食十五萬石;
他因為黨爭和魏忠賢的排擠,罷官歸鄉;
接替他的高第,卻將關錦防線的明軍全部撤回,只有袁崇煥敢於抗命,留守孤城寧遠;
或許是上天冥冥中的安排,留守寧遠城的袁崇煥,一炮擊傷努爾哈赤,名震天下;
孫承宗守衛京師的計劃,朱由檢相當滿意,令他坐鎮京師,指揮全域性。
但很奇怪,就在第二天,朱由檢卻將孫承宗調往通州城。
通州,在京師的東面十幾裡,是阻擋皇太極入京的最後防線。
很明顯,朱由檢是太信任孫承宗了!
只可惜,他忽略了京師附近的地形:只要皇太極願意,他可以繞過任何城池,直逼京師城下!
所以說,就算孫承宗在通州擺滿了大炮,還是擋不住皇太極!
因為,皇太極不傻!
讓孫承宗鎮守此處,不過是朱由檢的心理安慰!
於是,孫承宗領著二十七名騎兵離開京師,與保定巡撫解經傳、御史方大任、總兵楊國棟等人,一同鎮守通州城。
此時的八旗兵,正在往通州開進!
孫承宗顧不上休息,顧不上危險,連夜趕到薊州。
見到袁崇煥,孫承宗毫不客氣,劈頭蓋臉就是一頓呵斥。
“你督師薊遼,卻讓八旗兵繞道蒙古威脅京師,朝中彈劾你的人多不勝數!
如果你想活命,只能將功補過,在京師外圍阻住八旗兵!
哪怕把關寧鐵騎打光,也要擋住八旗兵!
只要他們沒到京師城下,只要沒驚擾到皇上,你的事情,就還有轉圜的餘地!”
面對自己的老上級和伯樂,袁崇煥不敢有半點違逆,連連點頭。
按照自己“在外圍阻擋八旗兵”的戰略,孫承宗還建議袁崇煥,分兵去三河、香河與順義駐防。
對此,袁崇煥也是連連點頭。
於是,孫承宗稍稍放了心。
但,此時的孫承宗,早把王立的話忘到了九霄雲外!
此時的王立,關注的不是孫承宗和袁崇煥,也不是皇太極和八旗兵,而是京師周邊的“寶貝”!
“魏公公,有什麼不敢的?你到底在怕什麼?”
“王公公,我現在的處境,你又不是不知道……”
“我去!你連代王府的銀子都敢拿,敢殺撫寧侯朱國弼的老爹,敢把目光轉向福王朱常洵,還有什麼不敢的?”
“可是……這不一樣啊……”
“到底有什麼不一樣?魏公公,你別再“可是”啦!皇太極剛剛過了薊西,沒那麼快趕到通州!
等到八旗兵殺到京師城下,一切都來不及了!
再說了,這事有皇太極幫忙“打掩護”,神不知鬼不覺啊!”
苦勸之下,魏忠賢還是不敢點頭,王立眼珠一轉,繼續勸道:
“魏公公,那些傢伙雖然比不上朱常洵,比不上代王府,卻也差不了多少吧?
一百二十個“送財童子”啊,你真的不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