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想讓李承乾繼承皇位,根本就不是什麼秘密。
並且李世民也對此早已謀劃多時,他怎麼可能讓李承乾跑了?
畢竟,李世民可是早就說過,若是李承乾能登上皇位,那就是他此生最大的成就呀。
而李承乾也是直到現在才回過味來。
當初的他,天真的以為躲一時是一時,早晚有一天李世民會改變心意。
可沒想到,這傢伙一早就是鐵了心的讓自己當繼承人了。
李承乾雖然覺得無語,但他還能說什麼呢?
他也只能逆來順受了。
誰叫人家是爹,他是兒子呢?
藩王成家後,就要前往封地這事兒,自古以來便有之。
其中目的,無外乎是在提現帝王讓對於邊疆的重視,以此來鼓舞邊疆將士計程車氣。
當然,在這其中還有另外一層意思,那便是不讓皇權旁落,使得諸子在京城之內引起不必要的風波。
李承乾的封地在秦地。
按理來說,如今的長安城都在秦地之內。
不過麼,既然是到封地駐守,就肯定不會讓他在這麼近的地方。
就算李世民同意,滿朝文武那也是不會同意的。
若是其他皇子也就算了。
可這傢伙畢竟是李承乾啊,畢竟是這天底下樹敵最多的皇子啊。
不說那些個世家以及民間的文豪,單說朝中那些看不上他的大臣就大有人在啊。
到時候怕是隻要李世民說讓李承乾留在京城,怕是當場房蓋都得被朝中大臣給掀翻了。
所以最終給李承乾裁定的駐紮點,便是涼州。
畢竟這傢伙也是名義上的涼州都督,他去涼州簡直在合適不過了。
……
西北涼州。
一間不起眼的小酒館內。
一個瘸腿的說書老漢,一瘸一拐的在酒館一樓轉悠著,一邊轉悠一邊敲竹板講故事。
他說的是什麼,說的是討伐東北三番時一場不知名的戰役。
說的是,那場戰爭當中,將士們被堵在峽谷當中,怎麼浴血奮戰,怎麼抵住那數倍於己的敵軍甲士。
說的是,那年輕皇子是如何帶領三千人險中求活,最後反敗為勝。
說的是,那三千人涼州卒如何與敵軍戰刀對戰刀的搏殺。
說到最後,那說書老漢仰頭望向西北,一恭倒地腦袋幾乎貼到地面。
待他起身之後彷彿是喝多了一般,身子晃了三晃,吟唱道:“只可惜這皇子,如今要離開京城,前往西北的駐地嘍。”
“日後,那西北,定然能得太平。”
那老漢抬手摸了摸眼角溢位的淚痕,喃喃自語道:“咱們這些個涼州的老卒,沒準也能看見涼州繁榮昌盛的一天了……”
話落,那說書老漢暗歎口氣。
隨後緩緩地轉回身走回了那酒館老闆特意給自己準備的休息小桌。
這時候他才恍然看見,在那小桌上面不知何時已經多出了了一個大概有百餘枚銅錢的錢袋。
說書老漢這才抬頭望去,正看見剛才一對聽自己說書的一男兩女已經走出了酒館。
大雪之中,那年輕男子撩開簾帳,將兩個女子一個接一個的扶進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