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要買茶葉嗎?”
“先生,隨便看看,上好的明前茶。”
“先生,珍藏二十年的普洱,要不要來一餅……”
“……”
走在鳳茶樓走廊,隨處都是茶商行的小商販的吆喝聲,這賣茶葉的還真沒有什麼讓陳龍感到眼前一亮,感覺跟走進菜市場買菜,那些阿姨大嬸吆喝賣菜似的。
或許,這是茶葉行業的生存不易,這些個茶商行指不定一家子經營這麼一間茶行,就是全家人的生計。
陳龍微嘆息一聲,若是自己平時買茶葉喝,那也簡單,進入這些茶商行,隨便挑選一些就可以喝上一陣子。
可如今他不是買茶葉自己喝,而是在給有間茶館選購茶葉。
那就不能太過於隨意,或者說,對茶葉要求極高,需要精挑細選。
走了一層樓,都沒有找到一間讓陳龍有走進茶店裡的,他不覺對所謂鳳茶樓感到有些失望。
這裡堪稱是深市茶葉對外的視窗,可這視窗卻是這麼不堪,往小處著眼,直接關乎深市茶葉行業的品位檔次,往大處想,那更是關乎中國茶葉的名聲、幾千年泱泱華夏茶文化的傳承,這樣一種現狀,不得不說,讓他感到擔憂。
說到底,國內喝茶的人並不在少數,尤其是南方地帶,無論是上市公司,還是夫妻小店,一般都會設有專門的茶具茶臺,有客人都會泡上一壺好茶,用來招待客人。
哪怕是尋常百姓家裡,無論貴富貧賤,也都設有茶具,只不過是簡陋或高雅的區別。
可以說,茶是雅俗共賞,陽春白雪也好,下里巴人也罷,都有群體喜歡喝茶。
換到古代時候,茶葉、鹽、絲綢之類都是國家管控,私販茶葉、鹽、絲綢等都要被殺頭的。
如今,太多商品都開放,成為了人人可以販賣的商品,也就喪失了那種獨特性。
尤其看到鳳茶樓這些小茶商行,作為愛茶一族,陳龍內心是多麼的無奈,幾千的茶文化,放到物慾橫流的市場化,竟然是如此不堪。
說得較為嚴重一點,這些人簡直是暴殄天物,讓中國的傳統文化任由踐踏。
雖然茶葉作為一種商品,但那是代表著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或者說是茶道傳承的表現形式之一。
可這樣一種至高無上的文化卻淪落為這般觸目驚心場面,實在是令人心寒。
如何拯救茶道傳統文化,重振昔日茶道巔峰?陳龍深吸一口氣,腳步停在了一間茶商行門口——御茶閣,昨天去有間茶館鬧騰的王鑫的茶葉店?
駐足片刻,往裡看了一眼,裝潢得倒是古香古韻,想不到這王鑫衣著打扮純粹就是那種一夜暴富的暴發戶,發了點橫財,沒有多少內涵涵養,但他這一間茶商行卻是獨具一格。
尤其在茶葉店中一尊根雕茶臺,根雕保留著樹根的根鬚,開枝散葉似的,盤踞在茶臺上,遠遠看去,就好像一隻盤踞著的雄鷹,保持原木色,刷了一些清漆,以防止根雕腐爛或者是讓根雕顯得光滑。
在茶臺上擺放著一排整齊的紫砂茶杯,也有一些白瓷茶杯,放著幾把茶壺,有紫砂的,有白陶瓷的,有青花瓷的。
整個擺放茶葉的架子,也都是精緻的原木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