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汝州的清理工作,進行的如火如荼的同時。李雲正在書房內,對著一副地圖發呆,因為他正在思考朱雀軍下一步的作戰方針。
汝州背靠滄瀾山,朱雀軍想要向外發展就只有兩條路,第一是北上第二是東進。北上是乾元帝國統治的核心區域,經濟繁榮人口眾多,但同樣也是乾元帝國統治力最強大的地方。
而東進則相對容易一點,並且還可以獲得寶貴的出海口,所以李雲最終選擇了東進路線。
因此他才讓人去威脅廣順地區,把朝廷的注意力都吸引到廣順去,好為東進做一個掩護。而李雲之所以選擇東進,除了東邊帝國的實力稍弱之外,更多的還是為了那個出海口!
出海口對於朱雀軍開說是很重要的,因為有了出海口,不但可以儘快進行海軍佈局,還可以透過海路進行貿易,來獲得寶貴的戰爭資源。
可以想象,隨著朱雀軍的崛起,帝國朝廷一定會全力平叛。那麼以前隱藏起來的物資轉運線路,十有八九是保不住了,這樣一來一個出海口就顯得彌足珍貴了。
並且李雲把出海口看的這麼重,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原因,那就是他要給自己留一條後路!
雖然李雲在朱雀軍中,投入了自己的全部心血,並堅定不疑的認為自己,一定能夠取得最後的勝利。
上次雅魚只是調笑式的否定了一下,李雲就狠狠的處罰了她。可這並不意味著,李雲會將自己置於毫無退路的懸崖之上!
而李雲在教育部下時總會告誡他們,凡事都要抱著最好的期望,但也要做好最壞的準備。因此雖然李雲從來沒考慮過自己會失敗,可是必要的準備還是要有的。
於是結合貓眼蒐集的情報,東進的具體方案,漸漸在李雲的腦海裡成型了。
緊接著一條又一條的指令,被下達到貓眼、龍組等其他朱雀軍據點。李雲命令他們,迅速收集東進路上的敵軍情報,為大軍的東進戰略做好準備。
就在李雲制定東進戰略的時候,貓眼緊急送來了一份不是很妙的情報。情報中戴英簡要彙報了,關於朝廷要泰州、廣順、興泉三路合擊汝州,剿滅朱雀軍的情況。
李雲看到後並不感到驚訝,因為這一切都在他的預料之中。但隨後李雲便給戴英下達了,讓其執行驚雷計劃的指令!
而就在李雲謀劃著一場驚天計劃的同時,汝州城西一間破敗的院落中,一個落魄之極的中年文士,也在搖擺不定的走來走去。
只見中年文士穿著,象徵著讀書人身份的長衫。而那件長衫雖然漿洗的很乾淨,但卻也顯得非常陳舊,有的地方甚至都打上了補丁。
並且在從屋子裡,那寒酸簡陋的佈置來看,這個中年文士的境況,實在是說不上很好。
此時曾顯高的確很猶豫,他已過而立之年,可是卻仍然一無所成。曾經的豪情壯志與滿腔抱負,早已在無數次的打壓與失意中消磨殆盡,現在僅以為人寫信抄書為生。
其實曾顯高之所以淪落到這步境地,並非是因為學業不精,只是他出身寒門!自古寒門難出貴子,即便他再有才華,可在那些豪門大族的權勢面前,依然是不值一提。
本來他以為自己人生也就是如此了,守著這個破敗的小院了此一生。可是一場突如其來的戰爭,卻打破了這一切。
朱雀軍異軍突起,不但攻進了汝州,更讓那些豪門大族惶惶不可終日。同時他那沉寂已久的抱負,也再次被激發了出來。
於是在猶豫了許久之後,曾顯高終於下定的決心。那怕只是一瞬間的短暫輝煌,他也想拼一下!
大丈夫生於世,自當轟轟烈烈的做一番大事,怎麼能碌碌無為的虛度一生呢!
在下定決心後,曾顯高稍微整理了一下就出門了。此時戒嚴令尚未完全解除,街上的行人很少,不時的還可以看到那些全副武裝的巡邏士兵。
看到那些裝備怪異計程車兵,曾顯高不禁有些慌亂,但他還是鼓足勇氣向著府衙的方向走去。
一路上他遇到了數次盤查,可是當他說明自己是要去投靠朱雀軍時,就被立刻放行了,甚至還有熱心的巡邏士兵給他指了路。
而曾顯高剛剛來到府衙附近,還沒靠近的時候,就又被警衛營計程車兵截住了。
“站住!你是什麼人!幹什麼的!”
看著眼前這兩個殺氣騰騰士兵,曾顯高有些慌張的從懷裡掏出了一張佈告,“兩位軍爺,學生曾顯高特來投奔貴軍,願為貴軍盡一些綿薄之力。”說著曾顯高就遞過了手裡的佈告。
而那兩名警衛營計程車兵,接過佈告一看就冷冷的說道:“跟我來吧!”
接著在那兩名士兵的帶領下,曾顯高就進了府衙。一路上他的心情可謂是異常的緊張與複雜,畢竟他現在已經是從賊了!
進入府衙之後,曾顯高就被帶到了一個偏廳,偏廳裡有一張桌子,一個看起來有點稚氣的青年正無聊的打著瞌睡。
在進城之後,朱雀軍就張貼了安民告示與求賢榜,這樣做是為了安定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