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郝運在前輩們眼中的表現,卻完全可以說的上應對得體。
他和任何人都能快速的建立起友誼。
態度謙虛謹慎,隨隨便便都能聊到前輩們心坎裡。
誰見了能不喜歡呢。
相比較來說,同樣被關注的陸瑏,就像是個小孩子一樣。
那天晚上陸瑏也去了。
他比郝運大11歲。
其實郝運不太能理解,這廝為什麼非得冒出來呢。
他也在爭取這個百大好片。
也就是說這玩意對他一定非常有用,能夠讓他達成什麼目的。
可惜郝運根本不知道他想達成什麼目的。
不然現在他成了百大好片導演,倒是可以去接洽一番截個胡。
盛典過後,郝運在住處找到了日記本,同時也看到了所謂的《讓子彈飛》。
郝運也明白盜官記是個什麼意思。
顧名思義,就是冒名頂替他人做官的意思。
一般有官匪兩家,官還罷了,匪就不好說了,弄不好被頂替者早已是身首異處,就像《西遊記》裡唐僧他爸爸,陳光蕊。
艄公劉洪在陳光蕊上任的路上,伏擊了他,並將他打死在水中,然後拿了他的印信頂替他去赴任。
這就是典型的盜官記。
郝運記得他看過一本明代短篇,裡頭有個《雷州盜記》,講了這樣一段故事。
在明朝的時候,有一個書生到雷州赴任。
他路上遇到劫匪,劫匪殺了他的僕人丫環,留下了他的夫人和孩子,然後帶著任書頂替他去赴任。
郝運之所以印象深刻,所念不忘。
一是當時他第一次聽說還有個雷州——他小時候只知道宿州和徐州。
二是那個冒充書生的劫匪,居然還真當了官。
而且在任職期間還非常的清明廉潔,很受百姓愛戴。
直到事情敗露之後,百姓們才知道,這位所謂的青天大老爺,竟然是劫匪假扮的。
可惜天色太晚,郝運也沒有原著可以看。
所以他也不知道馬識途的《盜官記》寫的什麼,又和這個劇本如何牽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