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一個純真近似童話的故事,一個男孩一個女孩,一棵樹,兩個家庭,親情,成長,愛情。連正經吻戲都沒有,卻十足打動人心。
不少被《海邊的曼徹斯特》虐到體無完膚的影迷,哭著衝進《怦然心動》的場次,然後就笑著出來了。
派拉蒙一看這情況,立刻就安排宣發那邊和《怦然心動》“互動”。
一邊說《海邊》能讓你《心動》不起來。
一邊說《心動》只是童話,真實的生活不是那個樣子的,還是來看看《海邊》吧。
派拉蒙還整了不少拉踩《生化危機》的通稿。
看《生化危機》就不必帶腦子了,純粹是多餘的。好電影,不一定能成功;“爛”電影,也不一定會失敗,《生化危機》系列就是最好的典範。畢竟,類似於《海邊的曼徹斯特》這樣的影片,還是少之又少的。
這能忍?
《生化危機:戰神再生》人家制作成本六千萬美元,早就看《海邊的曼徹斯特》不順眼了,立刻就狠狠地懟了回去。
其實,《生化危機:戰神再生》不該這麼衝動的。
《海邊的曼徹斯特》已經是強弩之末,你這個時候接他的茬,那不是白白的給他增加熱度嘛。
而且,《生化危機》是典型的商業片。
你要是和《海邊的曼徹斯特》比深度,那才叫純純自取其辱呢。
甚至連《生化危機》的女主演米拉·喬沃維奇,都表示她和老公一起看了《海邊的曼徹斯特》,夫妻兩人抱頭痛哭。
順便說一下,她老公叫保羅·安德森,正是《生化危機》第一部和現在正上映的第四部導演。
他還編導過《異形大戰鐵血戰士》。
然而,不管《海邊的曼徹斯特》能夠贏得多少討論度,它的票房都難以避免的走向了沒落。
畢竟沒有那麼多人衝著被治癒的想法被騙進電影院了。
非得去挑戰一下的刺頭也變少了。
這部電影的北美票房最終停留在2910萬美元,其他已經上映的地區,都有著大概幾十上百萬的票房成績。
再加上電影會在十月份全亞洲上映,全球總票房達到四千萬美元也不是不可能。
這個成績就文藝片來說已經非常離譜了。
《爆裂鼓手》在幾年前也就這麼多票房而已。
只不過那個時候的郝運完全是無名之輩。
好萊塢觀眾根本不知道有這個人,電影也沒有什麼營銷。
換做是現在再上映,可能票房就已經不止是那麼點了。
郝運現在完全可以自豪的說,他在好萊塢也有相當不錯的票房號召力。
很多人會衝著他的名頭去看電影,根本不去管這個題材他們本身感不感興趣。
最重要的是聲勢已經打出來了。
在米果IMDb上,《海邊的曼徹斯特》評分高達8.4分,這已經是非常高的分數了。
諾蘭顛覆性的科幻大作《盜夢空間》也不過8.8分而已。
《無間道》在IMDb上評分也就8分。
華語電影在IMDb上評分最高的三部分別是《活著》8.3,《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8.2,《鬼子來了》8.2分。
郝運比他們都高。
當然,這樣比很不要臉皮,因為郝運拍的是好萊塢電影。
《海邊的曼徹斯特》又非常符合好萊塢的審美和情感認同,拿到8.4的高分並不奇怪。
而且,郝運的這個8.4還只是暫時的評分。
隨著這部電影在各種頒獎禮上獲獎,等到賣出碟片和賣到電視臺,這個分數可能還會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