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不是承諾過幫你拿個影帝嗎,看看吧,感興趣的話就給你了。”
郝運的心在滴血。
如果不是他有《海邊的曼徹斯特》這種“治癒”的電影,他真捨不得把《lo!樹先生》給王順溜。
《海邊的曼徹斯特》他打算拿到好萊塢去做。
他自己主演,然後找個華夏人,比如馮元徵來演他的哥哥,其他演員就大部分從好萊塢找就行了。
拍攝地也不折騰了,就選曼徹斯特。
這樣操作,很明顯就是為了去拿獎的。
這麼治癒的電影,如果還拿不到獎,那隻能說明還不夠治癒。
另外,《桃姐》《白日焰火》也都很適合拿獎。
劇本有了,演技也差不多了。
現在只需要把電影拍出來,然後再加上一丟丟的運氣。
“這個劇本真帶勁啊。”王順溜學問不高,大概屬於半文盲的狀態,但是他並不真的是文盲。
這哥們有事沒事也會自己學習的。
不管是看劇本還是分析角色他都沒問題。
而且,他多少是有些演員天分在身上,很快就發現這個劇本非常適合他。
讀起來特別有感覺。
“想演啊……”郝運打量了一番王順溜,這哥們上過春晚之後,就收拾的非常整齊。
或許還有想找女朋友的因素。
“你要是給我演,那我肯定好好演,喝酒抽菸,我都學起來。”王順溜決定先從表象入手,一點點的深入角色的內心。
“那你研究一下吧,劇本你拿去影印一份,可能會年底的時候拍。”
郝運還是決定拉兄弟一把。
畢竟是最早就開始跟著自己混的小弟。
尤其是在黃博都已經成了金馬影帝之後,就更不好厚此薄彼。
張松文倒無所謂,他對影帝沒有什麼追求。
他的追求就是自己有戲演,有錢賺,順便也能教教學生,完善一下自己的表演理論。
“要是電影沒有什麼人投資,我可以不要片酬,我還存了一些錢,可以拿出來拍這部電影。”
其實,王順溜又何嘗不知道,這電影郝運其實也能演。
頂多就是說郝運沒有他這麼契合農村青年的定位,郝運不管怎麼化妝都沒辦法醜到樹的地步。
但是電影這種藝術形式,本身就不那麼貼近現實。
郝運如果硬著頭皮演,照樣有人買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