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拍了點屬性的實力唱將,他也把陳藝訓的《浮誇》給唱了。
而且唱得還挺浮誇的。
老陳厚道人,請了郝運一行人吃飯玩樂。
第二天上午,郝運在灣灣弄了個電影人沙龍,主題就是《華語電影的家國情懷》。
聽這名字就知道有一定的鄭智意義。
也不知道郝運是不是得了什麼人的授意,反正他就堂而皇之的選了這個題目。
不過,參加的人還是有很多。
灣灣這邊的李諳,第32屆金馬獎終身成就獎獲得者李行導演,新銳導演周杰輪等人。
還有香江這邊的王經、劉衛強、文俊、洪京保等人。
內地的王權安、李洋、寧皓、張楊、尹力等人。
大概四五十位導演參加了研討會。
華人電影確實有很多都是圍繞著家國情懷在展開。
金庸《射鵰》,一句“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把文章立意立刻拔高了無數個層次。
洪京保執導的《一刀傾城》雖然電影很失敗,但是裡頭有些臺詞卻很有感染力。
郝運在開場的時候扯了一通。
讓人不得不懷疑他是不是有什麼“欽差”的身份,因為話裡話外都太官方了。
也有人懷疑郝運扯虎皮當大衣。
但是這種事情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啊,而且你也沒辦法找什麼人去確認。
所以對郝運都慎重了幾分。
其實郝運自己都不清楚自己算什麼,姜聞讓他高調一些,找機會可以在這次金馬獎表現出一些自己的聲音。
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
這發出聲音也有講究的。
不是說你能拍幾部賺錢的電影,你就能有多高的地位。
工具人罷了。
最關鍵的是你要能說話,會說話,而且說的話還有人聽才行。
古代的權臣之所以是權臣,就是因為他說的話管用,有時候比皇帝說話還管用。
不過,電影沙龍是實打實的。
除了一開始說了些套話,其他的時候是真的在說電影。
郝運有薅屬性的本事,說起來頭頭是道。
別看他年紀輕輕,卻也沒有被這些江湖老前輩們比下去。
用文俊的話說,郝運這是已有宗師氣象。
很多人喜歡誇誇其談,但其實說的話根本沒啥深度,總結不出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