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過人的體溫嗎?有過心跳嗎?聞過花香嗎?看得出天空的顏色嗎?你流過眼淚嗎?世上有人愛你情願為你去死嗎?”
這一段臺詞會讓人想起《銀翼殺手》結尾處那個人造人羅伊的獨白。
我見過伱們人類絕對無法置信的事物,我目睹了戰船在獵戶星座的端沿起火燃燒,我看著c射線在唐懷瑟之門附近的黑暗中閃耀,所有這些時刻,終將隨時間消逝,一如眼淚消失在雨中。
這段臺詞後來也被英國《觀察家報》評選為電影史上十大經典時刻的第六位。
這段獨白作為“也許是電影史上最動人的死前獨白”進入流行文化之中,經常作為科幻作品的代表被引用。
周薰的這一段比起人家自然是差的太遠了。
郝運曾經試圖改寫一下,增加更多的內涵在裡頭,但是最終還是放棄了。
因為角色本身的侷限性擺在這裡,增加太高深的東西反而顯得違和。
周薰的臺詞還可以,尤其是她那獨特的嗓音,喜歡的人會很喜歡,不喜歡的人總覺得會特別出戏。
這段臺詞說的挺有氣勢,不過也ng了好幾次。
徐恪在邊上看,有時候他也導,兩人都覺得非常有收穫。
郝運其實也不知道他哪來的收穫。
郝運自身的導演技能,是透過融合很多大導才形成的。
比如劉衛強、姜聞、路學常、杜七鋒等等。
甚至還有李諳。
一般人很難學的這麼雜,郝運本來也不可能。
學的太雜要麼只會一無所獲,要麼就會變成精神分裂者。
就沒看到哪個成名導演是透過學習幾百個同行,從而變成六邊形戰士的。
也就郝運才有可能了。
他透過薅屬性學習別人的經驗,經常是一次性的學習很多人。
沒有變成精神病的後果,就是他變強了。
《小森林》《風聲》《鬥牛》,去年的這幾部電影執導經驗,讓他的實力又暴增了一截。
就算是徐恪、姜聞這樣的超級大導,也頂多薅兩百多點導演了。
以前可是能薅三百的。
而他的幾個副導演,有的時候連一百點也薅不到了。
由於郝運的屬性很全面,極少有短板,所以他按照自身實力發揮出來的水平,並不比幾個副導演差。
偶爾有神來之筆,讓幾個副導演都覺得受益匪淺。
所謂的“神來之筆”就是融合很多大導的理念,融合成功了的部分。
這種融合能夠成功目前還只是意外,而且是不可控的,郝運想要隨心所欲的融合,最終形成獨特的風格還差十萬八千里。
大概也是類似的神來之筆,所以才讓徐恪都感受到了啟發吧。
拍了幾天之後,輪到了郝運的戲份,他是男一號,和倆女的都有糾纏,戲份還是挺重的。
其實副導演楊路問過郝運,為什麼不能像《多情劍客無情劍》那樣處理呢。
就是那個“對不起,也許我來的不是時候。不,你來的正是時候!”
真是小李特麼的飛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