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蓓娜沒怎麼喝酒,由她幫忙把舒嫦送回去——大家基本上都帶了助理,幫個忙就行了。
郝運負責送安小曦。
“我要不要也在電影裡客串一下?”安小曦問道。
“你不是吵著要休假嗎?”郝運很驚訝,剛才扶著她的時候,感覺她已經軟綿綿的了,現在居然又清醒起來說話了。
“我也不知道休假做什麼?”安小曦喜歡旅遊,之前規劃的是全世界各地都走一走,現在卻有些提不起勁。
回頭《小森林》還有一些夏季的鏡頭要補拍。
“睡覺!”郝運給出了主意。
《風聲》裡有兩個角色可以客串,一個是開局刺殺了特務頭子的女烈氏,還有一個就是最後傳遞情報的護士。
前者有不錯的高光時刻,但是缺陷也很明顯,被刑訊的時候,肯定不能光潔亮麗。
郝運的電影裡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
如果安小曦願意破壞自己的形象,呈現出猙獰的一面,倒也是個不錯的嘗試。
人的美麗應該是由內而外的。
真正美麗的人,不會因為一兩個鏡頭的醜陋而被人厭棄。
護士鏡頭很少,只有一個正臉。
對於電影觀眾來說,可以算是個彩蛋了。
安小曦和郝運說著說著就睡著了。
精緻的臉在霓虹燈忽明忽暗的照耀下,顯得格外恬靜平和。
郝運宣佈緊急啟動《風聲》的拍攝。
各大資本方舉雙手歡迎,資金尾款、演員名單、場地批條,全力配合郝運進行籌備。
有過三次成功經驗的郝運,人脈關係、影響力,可以說是一呼百應。
他甚至把剛拍完《太陽照常升起》的攝影大牛趙斐找過來了。
《爆裂鼓手》的燈光和攝影備受追捧,成為趙斐履歷上輝煌的一筆,這讓趙斐對郝運刮目相看,就算不看姜聞的面子他也願意與郝運合作。
抱有類似想法的電影幕後很多。
路揚第二天就打電話告訴郝運說,至少有了三處名人故居可以借給劇組拍戲。
部分外景可以選在天津解放北路。
這地方歷史上分屬英租界和法租界,曾經叫過中街,但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卻更願意稱其為“金融街”,因為這裡始終就是天津金融業的中心。
不過,地方找到了不代表沒有麻煩。
這麼好的地方,為什麼對它下手的劇組不多?
主要是因為古建築保護政策。
整條街都是文物,並且拍攝時不能影響周圍的交通,還要確保文物的安全。
在這條街拍攝需要拿到諸包括公安、交通、風貌辦在內的十幾個相關部門的許可。
路揚他爹的能量不太夠。
這個時候就有必要請出韓散屏了,反正華影也是投資方,到時候寫出品人的時候,韓散屏都得寫第一位。
還有八一製片廠,他們也有投資。
至於這些人怎麼去斡旋,就不關郝運的事了。
真要是談不下來,去橫店拍也一樣。
郝運不是那種對於電影細節各種吹毛求疵的人,只要不影響電影質量,妥協一點也沒關係。
等到將來他真的牛起來了,再任性才會有人買賬。
郝運約了一下王重駿吃飯。
當然不會當面質問,《風聲》我給伱這麼多角色,你拿什麼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