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就是表中心的時候了。
北大、水木,以後不要再打電話了,我怕北電誤會。
到這裡,他就再也沒有了反悔的機會。
但實際上他也不會反悔。
他考慮過去北大能做什麼,先不說將來發展的方向他喜不喜歡,他一個靠薅羊毛堆砌起來的做題機器,進入任何一個高階行業都很難有屹立群山之巔的可能。
只有演戲才有可能。
演得像姜聞,就是小姜聞,演的如果像很多人,那他就是千面影帝,這就是演藝圈的最高榮譽。
名利雙收,當一個風光的有錢人不好嘛。
“這個簡單,你安心的在家休息,其他的我們來搞定,哦對了,通知書是寄過來,還是你自己拿?”王進松也沒想到任務完成的這麼順利。
“我自己拿好了,我過幾天就去首都了。”郝運說道。
“行,那咱們到時候聯絡。”
結束通話了電話,郝運有點悵然若失。
是個人做出他這樣的選擇,不管是不是必然選擇,都會悵然若失,畢竟清北是所有人的夢。
連小娃娃咿咿呀呀學語的時候,都會被大人引導著問。
是上北大還是上水木。
小娃娃鸚鵡學舌,也會讓大人們開心半天。
然而,這又如何呢。
他就是要做一個演員。
拼命的薅屬性做題,也僅僅只是想混進科班圈子而已。
北大還有一個致命問題。
別說只是AH文科第三,就算郝運是全國文科狀元,也不可能允許他不上課出去拍戲。
比中戲還要嚴格。
為了夢想,只能放棄這份“榮耀”。
北電處理這事很快,他們雖然“勢單力薄”,但是郝運只填了北電,還是藝考狀元,前不久上映的《尋槍》他也有出演,妥妥的要走演藝路線。
清北也得講道理,誰上頭還能沒爸爸呢。
不止是清北沒有再來找他,就連其他的名校也沒了動靜。
畢竟只是一個學生。
文科素來都不如理科那麼受重視。
一般能夠接到電話的,理科前200名都有可能,文科卻只到50名,差距顯而易見。
郝運的文科第三,換算成理科,大概得20名開外了。
電話裡的事情,郝運沒有瞞著他爸媽,郝爸和郝媽對兒子的決定,出奇的沒有太多反對。
郝媽一貫的是為了兒子活。
而郝爸自從郝運往家裡拿第一份錢,就少了很多做父親的威嚴,這讓他意識到兒子已經長大了。
有能力和見識去決定自己的人生。
這種能力和見識,是他這個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老農民所不具備的。
郝運在家裡待了幾天,吳老六就來接他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