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星際殖民艦上配備的低智慧工程機械體,不但是星球開拓的好裝備,同時也可以用來維修星艦。
必要的時候只需要換上武器系統,就是一批戰鬥很不錯的戰士。
物質合成技術雖然有著不少的限制,但只是合成一些供人類生存需要的營養元素卻是綽綽有餘。
再加上星際殖民艦上本來就有相應的資源艙,室內的農場、牧場,甚至漁場,都可以為艦上的人員提供充足的食物。
可以將物質進行最大限度迴圈利用的維生系統,可以讓星際殖民艦在遇到危險,比如資源艙受損的情況下,也可以讓資源消耗降到最低。
真要是不行,還可以進入冷凍休眠艙裡,只需要消耗一定的能源,就可以度過漫長的時間。
至於武器系統,光束炮、電磁炮、等離子魚雷,對於劉瑞安來說確實是相當地低階,但對於這個世界的人類來說卻是已經足夠。
而且別忘了,連私人勢力都能帶上一批變種人進行星際殖民,更別說國家機器了。
能源、防禦、攻擊、雷達,還有物資補給等等方面的問題,某種程度上都可以透過變種人來解決。
可想要完全收集齊星際旅行所需要的能力,別說私人勢力了,就是國家機器都比較困難。
好在困難歸困難,找不到最合適的,也可以找些次一點的替代品。
實在不行,不是還有星際殖民艦在嘛。
當然了,做為各國派出的代表團,肯定是希望能從劉瑞安的手上得到更多的好處。
可惜得是,榜樣的作用已經超出了原有的效果。
對於各國的非分要求,天啟國際都是直接SayNo。
反正現如今想要搞星際殖民的人是一波一波又一波,前仆後繼地送上門。
你們覺得條件不好,那就回去再考慮考慮嘛,不用著急。
然而各國可能不著急嘛,所以在眼瞅著爭取不到更多的好處後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不得不承認,國家的想法與算計確實是多了些,但行動能力也是最強得一個。
簽訂合同之後僅僅只是一週的時間,各國的星際殖民部隊就已經集結完畢。
與之相比起來,萬磁王那種效率實在是差了何止一個等級。
可差歸差,架不住萬磁王上面有人啊。
這不,劉瑞安送給對方的那顆行星距離地球大約六萬光年的星系之中。
大小、直徑、公轉、自轉,與恆星的距離等方面,都幾乎與地球完全相同。
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這具星球上的海水不是藍色,而是綠色。
同時大氣層內的氧氣含量比地球高上不少,導致這顆星球上的生物體積都比較大。
危險那是肯定有不少地,但對於萬磁王來說,這點危險卻不算什麼。
開什麼玩笑,星際殖民艦的作用可不僅僅只是充當貨運飛船,把萬磁王他們運到該星球上就算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