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角翁向著雲娘子拱手道:“老道今日得了下元太一君的仙符敕書,名列太淵宮內,諸位道友若也有意謀一個正途仙官的出身前程,不妨正心誠意,發願相應,自然便有感應。”
這話卻不是虛假廣告,玉角翁自家知道自家事,他方才不過是一念思及北天生變,魔潮洶洶,不免有些憂慮起從塞北到關內的芸芸眾生,將來會遭逢怎樣的災厄與不幸。
便是這一念之善,卻冥冥中與一股弘誓大願相應,頓時便得了感應。似他這樣的妖仙,其實內外功夫也算是具足,不比人間修道之士差到哪裡去,只是缺一個向上的契機。
過去,大凡狐仙要應東嶽的科場,水族要跳龍門的險關,也是預先留下的一絲機緣,但終究是“功成者稀少如鳳毛,名就者罕見似麟角”。而今天降雪符,只要心念感應間,與某人的弘誓大願扣上拍子,便有向上之機,便有蛻凡成真之望。
雖然只是洞天仙官,論品階亦不過多是下仙一類,但好歹擺脫了那不尷不尬的妖仙身份。
放在人間,這樣的機緣也差不多像是在鄉試、會試之外,開了一場恩科了。甚至以玉角翁這仙官身份得來之迅捷神速,簡直就像是趙匡胤當初大筆一揮,給一千多舉子賜給恩科進士出身一般。試問古往今來,又有多少讀書人能趕得上這一場雞犬升天的恩科?
將心比心,只這一條,就叫許多妖仙趨之若鶩了!
只見石桌邊上,轉眼間就是清氣隱隱,瑞光升騰,竟是不多時就新鮮出爐了好幾位仙官。只有那雲娘子,雖然額上也落了一片雪符,卻是沒有腦後清光、身上法服這些瑞相顯化,依然是素素淨淨的白衣女冠裝束。
這打扮,在一夥統統換了法服官袍的妖仙中間,就有點格格不入了。
玉角翁修道年久,為人也是再周道不過,便向著雲娘子殷勤問道:“道友家學淵博,道基又夯得再紮實不過,想來定是厚積薄發,將來成就更在我等之上了?”
雲娘子向著玉角翁頜首應道:“蒙玉角道兄高看,只是妾身修行較諸公淺薄幾分,想來這仙官機緣也難以一步到位的了。”
那些妖仙聽了,紛紛舉杯應道:“雲娘子不必掛懷,有我等帶掣,將來必然還道友一個天狐位業,這是不必說的了。”
雲娘子與眾妖仙吃了一鍾酒,又說了些道喜的話,眼見這些新上任的妖仙喜洋洋地騰雲而起,要按著職司去供職赴任,這小狐仙卻是轉身收了鮫綃傘,尋了一個僻靜潔淨的山洞,褪下身上素白道服,仍然化成九尾白狐模樣。
這九尾白狐口中吐出五枚琉璃丹丸,隱帶月華,彼此交輝,生成五色雲氣,將白狐與丹丸皆護在當中。
那五枚琉璃丹丸拱衛的中央,卻是一枚六出雪符,看似晶瑩的雪片上,卻有無數細微符形變化無定,更有一個聽起來滿是嘲諷味道的男子聲口響起:
“哪裡來的大膽小狐狸,得了我這下元太淵真符,蛻妖身,證仙果,已是天大的造化,兀得還嫌不足怎的?”
那白狐也不管自己煉就的五粒琉璃丹丸,只是俯首作禮:“小女子豈敢在真君面前弄狡獪!只是妾身自幼修行《希夷五禽經》,深知大丹難成,真仙不易,然而真君符敕中卻有華山希夷子祖師所傳無上丹訣門徑,望真君念在妾身苦修一場份上,賜法則個!”
說罷,這頭九尾白狐只是叩首連連,再不答話。
只有那男子輕笑一聲,方才說道:“小狐狸倒也知道學好向上,只是你也曉得那陳圖南的丹訣直指真仙門徑,魏某又豈可輕傳?須知那靈鷲山大雷音寺的釋迦牟尼,要請他講經說法,也還得金磚鋪地,魏某得自陳圖南的丹訣就能賤賣了不成?價錢標得清楚,你們求得也明白,去吧!”
這一聲“去吧”,隨即那下元太淵真符中已是訊息全無,六出霜晶的雪符也失了本來面目,卻化作一枚墨色玉符,正面書“太淵真府”四字雲篆,背面刻“無光冥藏”四字鬼書,晶瑩溫潤,隱具玄蘊,卻有微帶清寂死滅之意,兩相輪轉,玄妙無端。
白狐盯著那枚玉符,謹慎地度入神識,卻有層層符篆反渡識海之中。
那符篆雖是繁複,卻依然是道門符字法度,只是其意幽微難解,符形又同異難定,非是精通符術的道門中人便絕難解讀一二。不過似白狐這樣天狐世家出身的妖仙,於諸天隱文、龍章鳳篆都有不凡造詣,還能解讀得來。
只見那層層符篆,實則是一篇極長的榜單,上標太玄、太平、太清、正一四門,其下各自分門別類,各列小字。
那太玄一門下,只見素光凝輝,結成篆字,為首便是一部丹經,篇首玉字分明是《太乙含真九光玉書》。
其下還有註解:華山高萬丈,蓮峰映初日。中有希夷子,默坐養神謐。芝術無外求,巢由乃共匹。形跡任化遷,元樞守貞一。龍虎大丹之旨,先天后天之妙,俱為說破矣。然而道不可輕傳,經焉能濫授?欲求此經者,當立三千善功。
這部希夷子陳摶的嫡傳丹訣之下,又有《九轉靈砂青金寶文》、《太清金液神丹經並真解》、《金華玉液還丹秘旨》、《七返九還指玄篇》等種種道書丹訣,也有云娘子聽說過的,也有云娘子涉獵過的,還有些道書名目如《內景元宗》、《白陽圖解》之類,甚至連雲娘子也未聽過。但上面也多標註有古仙人名諱,言之鑿鑿,顯非虛語。
而在太平一門下,同樣是詳列諸般道書,為首一篇,同樣是玉字為題,正是《紫虛天府洞微靈章》。
同樣的,在《紫虛天府洞微靈章》之後,也有諸如《玉虛寶笈》、《靈簡玄籙》、《法源秘錄》、《玄圃指歸》、《太乙赤文》、《寶籙天章》等數十篇道書,皆是地煞變化乃至遁甲奇門、符籙生克之術。
只有一篇道書,在其中顯得十分不合群,上面註明:《靈文爾雅》,此書非道海宗源內門弟子不傳。
緊接其後的太清一門下,則是諸般外丹藥餌、咒具法物一類修道外物,其中也有世間罕有的天材地寶,以及諸般法劍、法衣、符箭、符鏡、護身玉佩之類。
甚至修道人日常所用的辟穀丹、闢瘟丸、辟邪散、闢兵符一類救急之物,連凡夫俗子都能得用,也羅列了不少,所需的善功也極其微小。
畢竟,這類尋常的丹丸符咒,連雲娘子這樣的妖仙都懂得煉造,自然也就開不出高價來。
只是最後的正一一門下,其中的意味就有些複雜了。
當頭上來,便是開宗明義:孰謂正一之道者?簡異邪道,所以曰正,通達三洞,所以曰一。欲行正一之道,當知孰為太上之三寶:救護群黎,所以曰慈;無心利祿,所以曰儉;不求聞達,所以曰不敢為天下先。學道之士,內觀其智,外積其功,德全則道全,道全則神全,神全則通真達靈於九天之上,
當頭上來,便是開宗明義:孰謂正一之道者?簡異邪道,所以曰正,通達三洞,所以曰一。欲行正一之道,當知孰為太上之三寶:救護群黎,所以曰慈;無心利祿,所以曰儉;不求聞達,所以曰不敢為天下先。學道之士,內觀其智,外積其功,德全則道全,道全則神全,神全則通真達靈於九天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