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坤手捧資料,繼續望下看。
第二家工廠他同樣非常熟悉,看來正如陳書記說的一樣,都是老牌工廠了。
“金山酒廠。”
這家工廠所生產的“金山高粱酒”,在省內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物美價優,深受老百姓喜愛。
不過,這種受眾程度在進入80年代之後,有所改變。
這裡面存在諸多方面的因素,但歸根結底,逃不過一個市場競爭。
過去公社時代、甚至更早以前,我國糧食產量很低,精糧不僅是標準的計劃內物資,更是戰略儲備物資,全國沒幾家工廠有資格用精糧制酒。
於是高粱成為了很多地區普遍的酒糟原材料。
老百姓在市面上大機率也只能買到高粱酒。
以至於其中的佼佼者,金山酒廠,在這段時期的省內,可謂如日中天。
可這一切在1978年、隨著袁老培育並推廣成功第一代雜家水稻後,發生了改變,老百姓大抵都能吃飽飯,也就有了多餘的糧食造酒,上面的政策也寬鬆了。
各種打著“純谷酒”、“精糧酒”的白酒品牌,如雨後春筍般湧入市場,省內也是如此。
平心而論,這種酒確實要比高粱酒滋味更好,相對平和、醇厚。
然而,金山酒廠並沒有抓住改革的大潮,他們有著輝煌的過去,對自己的產品充滿自信,自信那些喝了一輩子金山高粱酒的人,已經改不了口。
但是,他們太高估了自己的客戶粘性,也太低估了老闆姓們喜新厭舊的能力。
結果顯而易見,他們失去了廣袤的市場,每況愈下,再想改變,恐怕已是有心無力。
第三家工廠——豐收罐頭廠。
同樣是一家老字號,這家工廠生產的桔子罐頭,郭永坤小時候也不知道饞哭過多少回,第一次吃到時他驚為天人,壓根沒想到世上還有這麼甜蜜的美食。
就不提那顆顆飽滿、入口即化的桔瓣,就是玻璃罐裡那略顯粘稠的汁液,嘬上一口後,整個人心情都能甜蜜一整天。
這家工廠為什麼會瀕臨倒閉,郭永坤也大抵有些猜想,還是一樣——競爭。
一是市面上的罐頭廠越來越多,銷售份額遭到哄搶。
第二的話……他也有些責任。
早幾年前,親朋好友間走門串戶、包括誰有個病痛,大家去醫院探望的時候,總少不了拎兩瓶罐頭。
在飯都吃不飽的年代裡,水果罐頭、麥乳精、魚肝油……那絕對是拿出去有面子,收起來開心的高階禮品。
可現在不同了,真要說送水果罐頭的話,有些人更願意拎幾瓶易拉罐裝的健力寶。名氣更大,還不容易打碎。
健力寶也是橘子口味的,運動健兒們喝了都說好。
它有了替代品。特別是在省內。
看完這三家工廠後,郭永坤也注意到,它們都與健力寶有些關聯,全是飲品企業。
也算領導有心。
真要弄個什麼輪胎廠、機械廠……隔行如隔山,他還真的不太好辦。
“陳書記,那我什麼時候接手?”郭永坤問,現在倒有些不憂反喜,白白獲得三家老牌工廠,替他的飲料帝國添磚加瓦。
這種好事打著燈籠都找不到啊。
“隨時。”
得到領導的答覆後,郭永坤心裡也就有了思量,時值十一月份,一年快要過完,餘下的時間,他得重新合計一下健力寶這邊的事情,畢竟大勢已變,他現在已經是健力寶的真正所有者……至少,大部分的股權都是屬於他個人的。
那麼,很多事情也就沒了顧忌。
得感謝國家對私營經濟的開放。
這三家工廠,就放到年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