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下的大臣看看朱厚照,他明顯是心不在焉,都不知道有沒有聽到自己的長篇大論。
弘治皇帝和劉晉出去遊山玩水了,朝中的局勢也是發生了很多微妙的變化,很多以前被劉晉打壓的非常厲害的傳統老舊官員也是試圖接著這個機會來東山再起,最好是能夠扳倒劉晉,再恢復以前的諸多制度,妄想著再過以前的好日子。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要爭奪利益,不僅僅是朝中的大權,還有大明方方面面的利益,很多的產業,他們這些傳統老舊官員都是後來者,只能夠吃一點殘羹冷炙,他們當然不會滿足於此,而是希望能夠獲得更多的利益。
只要能夠扳倒劉晉,他們掌握朝中大權的話,這一切還是有希望實現的。
在這些老舊官員看來,劉晉所做的這些事情根本就是在掘士大夫的墳墓,要徹底葬送了傳統老舊官僚的體系。
以前當官多舒服啊,吃吃喝喝,不爽了還可以指著皇帝的鼻子罵,批評皇帝吃飯的時候多吃了一碗飯,不夠勤儉節約,這樣會導致整個大明都變的窮奢極欲,當皇帝的就應該要勤儉節約,辛辛苦苦,這樣才是好皇帝。
那個時候當官,簡直不要太舒服,天下根本就不是皇帝的天下,而是他們這些士大夫的天下,上面透過各種各樣的方式控制的皇帝、限制皇權,下面則是不斷的兼併土地,剝削百姓。
他們才是大明過的最舒服的人。
但是現在呢,當官就沒那麼舒服了,單單是考核制度就讓這些當官的不得不去想法設法的搞搞基建、提高生育率和生育水平,提高稅收等等。
另外升遷方面,以前只要是有關係,什麼同鄉、同年、同門、同窗等等關係都可以走,銀子給到位,升遷就容易多了。
現在呢,縱然是有關係,首先這個考核就必須要優秀才能夠升起,考核就是升遷的硬性指標,這個不達標根本就沒有升遷的機會。
想要指標達標,那要做的事情就太多了,再也沒辦法像以前一樣坐在衙門裡面吃吃喝喝、看看報紙就可以的。
對於這樣的日子,他們早就已經過夠了。
他們更懷念以前的日子,以前的幸福生活。
所以趁著劉晉和弘治皇帝出去遊玩,那是要抓緊機會來扳倒劉晉、推翻劉晉制定出來的主動政策和制度。
只是,現在的時代已經變了。
縱然是劉晉不再朝堂,但影響力依然在。
劉晉是內閣首輔,麾下的官員有很多,而且大多數都是劉晉提拔起來的新式官員,這些新式官員都是實幹型的官員。
像韓文,以前是戶部侍郎、戶部尚書,乾的就是搞稅收的工作,做的極為不錯;像鍾藩,工部侍郎,以前是廣東布政使,後來調到中亞省擔任布政使,都是乾的極為不錯,升為工部侍郎。
現在在忙著疏通長江河道,打通長江流域水運運輸,修建長成鐵路等等重要的大專案,做的是極為不錯,估計著下一步就是成為六部尚書當中的一個了。
還有現在的內閣大臣王守仁,老王能夠飛速的升遷,除了自身的能力之外,和劉晉的推薦是分不開的。
老王也是一個實幹型的大臣和人才,在南直隸的時候就乾的很不錯,修了南京長江大橋、重點發展了淞滬,在江南地區開啟了稅務局面等等。
朝中很多的官員都是因為實幹而受到了劉晉的提拔和重用,他們不僅僅是感激劉晉的提拔,更重要的是認可劉晉的治國理念,實幹興邦的理念,而不是和那些老舊官員一樣,天天只知道盯著天子不斷的要天子勤儉節約、以仁義道德治國什麼的。
他們是維護劉晉的,另外朝中的武將勳貴集團和一些重要官員,他們和劉晉幾乎是穿一條褲子的。
劉晉和定國公是聯姻,和英國公還定了娃娃親,更重要的是麾下的諸多產業早已經將大家都給捆綁在一起,是穿一條褲子的,他們不可能放任劉晉被人這樣扳倒的。
所以想要扳倒劉晉,很難、很難,最難的一點是弘治皇帝也好、太子也好,都對劉晉信任有加,也都和劉晉有著密切的利益關係,諸多的產業,弘治皇帝和太子可都是大股東。
雖然難,但是這些老舊官員是不會放過機會的,哪怕是給劉晉上上眼藥水,離間下劉晉和朱厚照的關係,那也是要去做的,有些事情是需要日積月累的去做,或許著總有一天會量變引起質變的。
“我覺得你在胡言亂語,肆意攻訐朝廷重臣,其心可誅,在危害我大明的江山社稷。”
“來人,立即將這個人全家流放發配到黑土省去。”
朱厚照心情正不爽著呢,你還在這裡逼逼叨叨的胡言亂語,你這不是找死嘛,朱厚照可不是弘治皇帝,心情不爽了,直接就給你全家來個流放黑土省套餐。
“殿下,殿下~”
“陛下回京了~陛下回京了!”
就在這時,有人急匆匆的前來彙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