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子又有人要入內閣,又有人要高升了。
同時守舊派的官員也是彈冠相慶,這王守仁也是改革派的官員,一向都是劉晉的跟屁蟲,他這一走,朝堂之上改革派的官員就又少了一個大員了,對於他們來說絕對是好事。
他們又可以將自己老舊派的官員給推上去,重新的慢慢掌握朝野的大權,逐漸的恢復以前的一些制度。
皇宮之中,下了早朝在研究著鐵路線路的弘治皇帝也是第一時間內收到了訊息。
“”
弘治皇帝一陣無語。
這劉晉回家丁憂守孝去了,原本還覺得有個王守仁在,問題也不大。
王守仁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而且也是實幹派的官員,做事風格和劉晉也差不多,是弘治皇帝打算留給朱厚照的重要大臣之一。
現在劉晉去丁憂守孝了,王守仁出了這個事情, 肯定是也要回去丁憂守孝的。
關鍵是弘治皇帝還不能奪情。
因為劉晉這邊沒有奪情,王守仁如果奪情的話,那傳遞出去的資訊就是自己更重視王守仁,而不是重視劉晉。
這會讓劉晉怎麼想?
也會讓朝野上下怎麼想?
到時候劉晉丁憂守孝期滿了,又該如何去安排?
這些都是弘治皇帝需用考慮的事情,也是讓他不能奪情的原因。
如果當時劉晉要回去丁憂守孝的時候奪情了,現在也是可以奪情王守仁,兩個人都留下來。
可是劉晉都沒有奪情,這王守仁自然也不能奪情的。
可是不奪情的吧,王守仁和劉晉都走了,這朝野上下的局勢能不能穩住就是一個問題了。
他們兩個是實幹派的代表,也是領頭羊,少了他們兩個,光靠韓文、鍾藩根本就鎮不住啊。
要知道劉晉剛走,這些老舊派的官員就出來搞事了,王守仁也走的話,到時候還不知道會鬧騰到什麼地步呢。
“這下子可不好搞了。”
弘治皇帝有些頭大了。
這個王華偏偏在這個時候走,你晚幾年走,早幾年走都可以啊,不要在這個時候走啊。
“這下該讓誰入閣?”
“鍾藩,蔣冕,還是毛紀,又或者是楊廷和?”
弘治皇帝的腦海中迅速的思索起來,現在最重要的事情還是維持住朝野的局勢繼續按照現在的模式繼續執行下去。
可不能出什麼么蛾子出來影響了大明的繁榮穩定,這好不容易才過了一些年的好日子,弘治皇帝可不想再過以前的那種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