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孫二孃的話來說,這現在他們家唯一能夠為劉公所做的事情。
“是,娘~”
文章鄭重的點頭說道。
對於以前的窮苦生活,文章自然是沒有什麼記憶。
從他懂事開始,他就沒有為吃飯的事情發愁過,也沒有為穿衣服的事情煩惱過。
他母親孫二孃一開始被安排在西山煤礦這裡給工人們做飯菜,至少吃是沒有任何問題,後來又進了紡織廠。
靠著自己的勤勞努力和學習能力,也是成為了紡織廠的主管,手底下管著幾十號女工,收入也是還不錯。
不僅僅養大了文章,而且也早早的就在京城這邊買了房子,安了家。
文章從小也是在劉晉麾下產業的家屬院子之中長大的,上的也是新式的學校。
因為人聰明又勤奮好學,所以也是考上了帝國理工大學,前幾年開始出來工作,因為是帝國理工大學畢業的高材生,順利的進入了賓士汽車廠工廠,而且一進去都是從管理層做起,收入很不錯。
所以對於孫二孃的所講的這些事情也不是很理解,為此還專門的去問過那個年代一同走過來的很多長輩。
從長輩的口中才知道,當年要餓死的人很多、很多,不僅僅是他們母子兩個,很多人當年都差點挺不過那場大雪災已經來年的大饑荒。
也幸虧是劉晉劉公當年招了很多人,讓大家有一份工作,有飯吃,這才挺了過來,也是因為劉公,很多人的命運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很多長輩原先僅僅只是目不識丁的農夫,進了劉公麾下的產業之後,不僅僅有了穩定的工作和收入,而且竟然還在工廠裡面學了很多的字和知識,能夠識文斷字。
有些人甚至於還成為了海員,在海外闖蕩,在黃金洲這邊有很多的探險家、大礦主,他們曾經都是劉晉麾下的工人。
在南洋,這裡的很多種植園主、貿易行東家、船隊老闆、船長什麼的,他們當年也僅僅只是路邊快要凍死的阿貓阿狗。
在這京城的千家萬戶之中,有很多的工廠管理、有很多的商行掌櫃等等,他們當年也只是乞討的乞丐,是冬天逃荒的窮苦之人。
東家之所以能夠有今天,都是因為一個人,那個人就是現在的大明內閣首輔劉晉劉公,給劉晉立長生牌位的人有很多,文章自己都見到過很多。
他也慢慢的相信了當年所發生的一切。
相信在以前的時候,大明人竟然會吃不飽、穿不暖衣服,相信以前大家所居住的房子竟然是那種又髒又爛的泥土房,放在現在連牲畜住的都要比那更好。
“吃飯吧。”
孫二孃看看大家,笑著拿起筷子開始吃年夜飯。
看著一桌子的菜,香噴噴的,她卻是沒有什麼胃口。
再看看窗外,到處都燈火通明,煙花、鞭炮齊鳴,天空之中開始下起鵝毛大雪來。
她的思緒一下子就彷彿回到了那個冬天,那個寒冷的冬天。
自己孤零零的一個人帶著襁褓之中的文章逃荒逃到了京城,然而京城這邊卻是關閉了城門,不允許他們這些逃荒之人進入京城裡面。
同樣是下著雪,呼嘯的寒風,冷的刺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