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劉晉的話落下,從下方眾多的官員當中走出一人,手裡面拿著一本厚厚的奏疏來到述職的講臺前。
講臺面向天子以及坐在前面的內閣閣老、六部尚書,背對身後的諸多封疆大吏。
“承蒙陛下看重,有幸任職北直隸布政使一職,臣不敢有絲毫懈怠,一直都牢記陛下重託,時刻謹記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左龍上前開始緩緩的講述起自己在過去的三年當中在北直隸當布政使這三年所做的事情。
明朝布政使是地方大員,主要就是負責地方的民政、田賦、戶籍等,算是一省的真正封疆大吏,在布政使之上一般還有巡撫,正二品官員,和布政使平級的則是按察使,從二品或者是正三品,不過按察使主要是掌管地方的司法、驛站、港口等。
“…過去的三年,北直隸人口增長快速,每年新生兒的數量增長都超過20%,弘治二十年,全年新生兒的數量首次突破十萬!”
“過去三年,北直隸已經全景實現了縣縣通,即北直隸的每一個縣都已經有水泥馬路修通,在未來五年的時間內,我們計劃將水泥馬路修通至北直隸的每一個鄉鎮。”
“過去三年,北直隸稅收增長快速,年均增長速度超過15%,弘治二十年,全年稅收首次超過二億兩白銀!”
左龍畢竟是在北直隸為官,很清楚現在弘治皇帝喜歡聽什麼樣的彙報,也清楚坐在前面的三閣老、六部尚書們喜歡聽什麼樣的彙報、
所以在述職的時候都是用資料來說話,三年的時間內,修了多少公路、橋樑、港口,新出生的新生兒有多少,又收到了多少稅銀,增產率是多少。
這資料一拿出來,自然而然是非常有說服力,也是讓人一下子就知道北直隸這三年發生的面貌和情況。
“在未來三年的時間內,我將要做的事情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就是實現鄉鎮通,力爭將水泥公路修建到每一個鄉鎮。”
“第二,繼續鼓勵生育,事先人口的增長,爭取到弘治二十四年的時候,北直隸的人口總數突破兩千萬,新生兒數量超過十五萬。”
“第三,繼續鼓勵和支援工廠、作坊、商行的發展,爭取在弘治二十四年的時候,稅銀突破2.5億兩。”
講完了過去三年取得的成績,左龍又講述起未來對北直隸的發展規劃。
弘治皇帝、內閣閣老、六部尚書等人聽完也是忍不住微微點頭。
北直隸作為大明最重要的一個省,管轄順天府、天津府(天津越來越重要,新設定的)這兩個大明最富裕的州府,同時北直隸離京津地區最近,也是資本主義和海外殖民發展最快、最早的地方,自然而然也是現在整個大明最重要的省。
單單是大明的稅收,北直隸一個省就貢獻了將近一半,一年稅銀高達2億兩白銀,這可是一個極其龐大的數字,也可以看得出來現在京津地區的工廠、作坊、商行等等到底有多少了,稅收可基本上都是這些貢獻的。
同時北直隸這邊的交通條件也是最好的,公路都已經實現了縣縣通了,接下來還要規劃到每一個鄉鎮,聯通每一個鄉鎮,同時大明的第一條鐵路京津鐵路也是在北直隸這裡,南北、東西規劃的鐵路中心也都在京城、天津。
如此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發展優勢以及能夠從朝廷這邊獲得大量政策上、財政上的支援,這北直隸想不發展起來都難。
劉晉和其他的大臣互相看了看,見其他沒有提問的意思,而弘治皇帝也沒有要問話的意思,劉晉想了想說道。
“北直隸地處京幾要地,這些年來發展迅猛,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不過相應的也是出現了很多需要解決的問題。”
“必然城市發展迅猛,在城市的規劃方面,你這邊未來有什麼規劃和打算?”
劉晉很清楚北直隸的優勢,也知道北直隸索要面對的問題,迅猛發展的資本主義所帶來的城市化發展,這些才是關鍵性的問題。
“未來將繼續重點支援京城和天津的建設和發展…額,修建道路、港口。”
聽到劉晉的文化,左龍的額頭一下子就冒出了汗珠來,說實話,他對城市建設和規劃這一塊,還真心是不太懂這些,京津地區能夠有現在的成就,主要是還是因為劉晉當初的規劃好,和他其實並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
劉晉一問城市的規劃,他就不知道該如何去回答了,不過還是講了下修道路、建港口的事情,說明他還是掌握了一點東西,知道交通的重要性。
“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長,這住房、教育、醫療方面的規劃又是如何?”
“另外,天津舊城改建這件事情,三年前述職的時候你有提到過,為何到現在還沒有落實施行?”
“京津地區城市治安混亂、公共衛生變差,你在未來有和規劃?”
劉晉建左龍說不出來,也是接連提出了幾個問題,左龍頓時就大汗淋漓,直冒冷汗,再看看弘治皇帝以及其他的大臣,頓時就更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