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楞這才想起了陸萬西‘哲別’的外號,起初他還是有些不信的,‘哲別’是神射手的意思,一直以來也只有草原上的勇士才配得起這個稱號,這大明人,怎麼可能會有‘哲別’?
但是今天,他親眼見識到了陸萬西的可怕。
同樣是回馬箭,自己很難射中,陸萬西卻是百發百中,這箭術實在是可怕。
……
西域首府伊犁,坐鎮西域,統帥西域、河中、南雲三地四十萬大軍的澳國公楊雲就鎮守於此。
此時此刻,他正在看著哈薩克汗國的地圖,思索著該如何去進攻哈薩克汗國。
上面要消滅哈薩克汗國,徹底解決西北邊患,同時打通通往歐洲道路的命令早已經傳達下來,各個方面的準備工作也是已經準備就緒。
朝廷這邊再從草原上、遼東、青海等地增派了二十萬大軍抵達了西域,此時此刻,楊雲手中握著六十萬大軍,整個大明一半的兵力都掌握在楊雲的手中。
“滅掉哈薩克汗國頂了天用20萬大軍就足夠了,剩下的四十萬大軍更多的還是要部署在河中和西域兩地,用來防止哈薩克騎兵對我大明的偷襲和侵擾。”
“上頭的意思已經很清楚,哈薩克汗國要滅,但是絕對不能將戰火燒到大明的境內來,必須要保證河中和西域的安全。”
楊雲仔細的思索,滅掉哈薩克汗國並不是什麼難事,上頭根本就不需要派遣如此多的大軍到西域、河中地區來。
將大明幾乎一半的兵力派遣過來,肯定是為了防止開戰之後哈薩克汗國襲擾大明邊境,也是為了防止一些部族作亂。
西域這裡部族眾多,儘管進行了很多次的清晰,但是肯定還有部族不服大明的統治,想著藉機脫離大明的統治,畢竟這是這裡的傳統。
更何況這些年來大明在這裡實行全民大明化的政策,這導致了很多部族的不滿,改漢姓,學習大明語言和文字,這讓很多部族都很牴觸,為此也是沒少出現過反抗的事情,但都被楊雲用鐵血手段鎮壓下去。
上頭的意思已經足夠清楚,大明化的政策是為了這裡的長治久安,只有統一的語言、文字才能夠讓部族眾多的西域徹底的融入到大明之中。
如果放任這些部族依然保持原有的部族結構,不學習大明的語言和文字,那麼西域就會如同歷史上的,在強盛的時候歸屬大明,等到大明衰弱的時候,這裡又會分裂出去。
所以朝中諸公才會制定出全面大明化的政策出來,儘管這個政策一開始遭到了西域諸部族的強烈反對和牴觸,甚至於還出現了武力抗拒的事情。
但是西域這邊卻一直堅持下去,敢反抗就武力鎮壓,不願意學習要麼滾出大明,要麼就徹底的消失。
一開始是很難推行,但是堅持下去,效果就已經慢慢的顯現出來了。
經過這些年來全面推行大明化的政策,西域諸部族之間的溝通和交流開始增多,彼此之間的矛盾也是開始慢慢的變小,事情都有官府這邊來解決,有矛盾也是官府來調解。
部族年輕人學習大明話、用大明姓,穿大明衣,彼此之間的共同語言增多,再加上再教育的時候自然而然難免要宣揚大明皇帝的偉光正形象,又進行一番生活上的對比,比如以前多苦,鹽巴、茶葉都吃不起,現在卻是隨便吃。
再比如以前牛羊馬匹等都要被部族的貴族和首領強行徵收很大的一部分,現在的大明皇帝卻是隻徵收很少的稅等等。
在這一系列的政策之下,西域諸部族當中年輕人對大明的認同感就非常的強,新生代更是逐漸的淡化了原先的部族,而是以大明人自居,引以為驕傲。
當然,說到底其實還是大明強大,所以具有足夠的向心力,如果大明弱小的話,再好的政策也是難以執行下去的,向心力不夠的話,抵抗就會更激烈。
坐鎮西域的楊雲很清楚朝廷的政策和目的,也清楚朝廷將六十萬大軍交到自己手中的原因。
滅掉哈薩克汗國僅僅只是微不足道的任務,真正的任務是滅掉哈薩克汗國的同時,還要保證西域、河中地區的安全和正常的社會秩序。
“報~”
在楊雲沉思之際,有傳令兵急匆匆的前來。
“報,河中西北諸鎮傳來訊息遭到哈薩克汗國騎兵進攻~”
“報,伊犁、阿爾泰山等地傳來訊息,有哈薩克汗國騎兵入侵,殺我邊民,掠我牛羊~”
接連有傳訊兵急匆匆的前來報信。
“什麼?”
“哈薩克汗國竟然敢主動進攻我們大明?”
楊雲一聽,頓時就震驚了,趕緊來到地圖旁邊,仔細的看了看地圖。
“都是和哈薩克汗國接壤的地區,這哈薩克汗國的穆倫德克汗,他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了嗎?”
“竟然敢主動向我大明進攻,還是說他們已經知道了我們大明要滅掉哈薩克汗國的事情了?”
楊雲皺著眉頭,仔細的沉思。
思索一會之後緩緩下領道:“傳我命令,立即徵召所有退伍士兵歸隊,向西域各部族徵召青壯,準備迎接哈薩克汗國的侵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