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晉想了想又問道。
“有,有不少。”
“平山縣這邊有位大夫寫信說,他從我們下發的一些書籍當中學到溺水急救的辦法,成功的救回了兩個孩子。”
“他寫信建議我們是不是可以透過大明早報、大明醫學報將這種辦法給推廣到整個大明各地,因為夏天的時候,玩水的孩子太多了,每年都有很多孩子溺亡,如果這個辦法能夠得到推廣的話,肯定可以救很多人。”
張志剛也是連忙回道。
“嗯,這倒是一個不錯的想法~”
“以後大明早報和大明醫學報可以採用這個建議,每期都刊登一些有用的醫學、急救常識,這樣可以造福很多人。”
劉晉一聽,頓時就忍不住直點頭,這個建議很不錯。
隨著大明早報的普及和推廣,發行量越來越多,大明早報的作用也是越來越大,不僅僅可以啟迪民智,傳遞訊息,而且也是可以不斷的推廣一些有用的知識。
當然,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就是豎立民族意識和國家意識,大明不僅僅是老朱家的大明,它同樣也是天底下每一個大明子民的大明。
透過大明早報、大明醫學報推廣一些有用的知識,這也是一個很不錯的想法。
當然,大明醫學報本身就是專門用來推廣和普及一些醫學知識的專業性報紙,上面刊登的內容幾乎都是各種各樣的治病救人的辦法和方子,只不過大明醫學報的發行量遠不如大明早報而已。
“對那些有用的建議,你們這邊可以好好的考慮一下,能夠採納的儘量都採納。”
“我大明還是很缺少醫學人才,大明醫學院這邊的招生可以擴張,不要怕花錢,另外也是可以到其它地方去開辦一些分院,培養更多的醫學人才。”
想了想劉晉又吩咐道。
“是~”
張志剛連忙記下來,接著又向劉晉彙報了一下醫療制度改革的事情,北直隸這邊最先開始,也是出現了不少問題。
有些地方的大夫實在是水平太低了,以至於都被取消了行醫資格,以至於出現了一個縣城都沒有人看病的情況。
這也是一開始始料未及的事情,沒想到大明的醫療水平竟然如此之差,一個縣城當中都沒有人能夠達到初級大夫的水準。
這庸醫實在是太多了,或者說即便是庸醫在這個時代都非常的稀缺,會開方子,會診脈都算是很不錯了。
這也是一個問題,沒人看病自然是不行的。
同時大部分的大夫因為沒有獲得中級大夫的資格,所以不能收徒,很多大夫的徒弟也是到了京城大明醫學院這邊,讓大明醫學院這邊的教學資源變得的緊張起來。
此外,還有就是婦產大夫培養的問題,依然還是很難,很少有人願意將自己的女兒送來學這個,都覺得比較忌諱,比較髒,怕學了這個之後不好嫁人什麼的。
也幸虧是現在北直隸這邊先試行,能夠提前先發現一些問題,在北直隸的範圍內,即便是出一些問題也是能夠及時的解決。
積累經驗之後再向整個大明推廣就可以減少很多的麻煩了。
劉晉和張志剛足足聊了一個多時辰這才聊完了完善醫學制度的事情。
“老劉~老劉~”
這邊才剛剛送完張志剛,朱厚照的聲音就傳了過來。
“見過太子殿下~”
看到朱厚照,劉晉也是趕緊行禮,這貨最近幾年長的很快,都已經是一個大人了,不過和歷史上相比,現在的他有點慘。
一個是治好了弘治皇帝的腸癰,弘治皇帝的身體越來越好,估計著再活個二三十年肯定是不成問題的,也就說朱厚照這位太子爺說不定就要等很久才能夠當皇帝了,儘管這貨似乎好像對當皇帝並不感興趣。
另外弘治皇帝身體越來越好, 聽聞和張皇后更加恩愛了,搞不好就會朱厚照整個弟弟妹妹什麼的出來,估計到時候位置都還要搖晃一二。
還有就是因為劉晉穿越過來,說的太早接觸男女之事會導致生不出小孩,還會導致身體差,弘治皇帝這邊下了嚴令不準朱厚照接觸這方面的事情。
結果就是這貨現在已經和大人差不多了,但依然還是一個童子,要知道其他同齡人可能都已經當父親了,並且弘治皇帝還要讓他到了十八歲才准許接觸這方面的事情。
這和歷史上的他相比,可謂是相差實在是太遠了,不得不用慘來形容他,要知道劉晉剛穿越過來的時候,他對這方面的事情似乎好像都很有興趣。
“免了~”
“老劉,京城這邊來了一群歐洲的傳教士,聽說還是羅馬教皇派來的,有沒有空一起去看看?”
朱厚照當然不知道劉晉腦海中所想的,揮揮手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