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下午,得到賈母首肯的賈瑋,同趙恆一同前往國子監。
國子監在東城,國子監所在街道,就叫國子監街,但街坊嫌拗口,直接稱監街。
馬車在國子監門外停下,進了大門,是集賢門、再往前走,是太學門,前方的牌樓高大巍峨,描金繪彩,在陽光下反射出燦爛的光芒。
倆人一路往內走,滿目盡是蒼翠高大的槐樹和松柏樹,點綴在各建築之間,給人一種端凝大氣的感覺。
“賈瑋,前面正堂就是彝倫堂,正中那間專供皇上臨幸時設御座用,東邊一間為祭酒辦理公務之所……”倆人停留在甬道邊,賈瑋在青石地面上攤開總圖,趙恆則在一旁介紹道。
賈瑋邊聽邊點頭,聽到“祭酒”,心想自己大嫂李紈,她父親就曾做過國子監祭酒。
全國最高學府的執掌者,不簡單。
當然,陪都金陵那邊還有一座國子監,稱南監,規模也極大,但跟北監比,近年來卻式微了不少。
倆人繼續前行,經甬道先是折而往西,再原路返回,折而向東,又到彝倫堂堂後走了一遭,最後再繞了一大圈,將所有的角落都細細看了一遍。
而趙恆也始終盡心盡責地在一旁介紹個不停。
將講堂、學堂、太廟、齋明所、饌堂、射圃等都介紹個遍,甚至連馬廄、菜圃也沒放過。
賈瑋不時攤開總圖和各建築圖,比照著進行核對。
走了一圈後,賈瑋想了想,仍覺不夠,便又同趙恆再走了一圈。
國子監面積百餘畝,一路上又要走走停停地核對,這兩圈下來,共費了一個多時辰。
但慶幸的是,沒有白費工夫,果然找出了幾處錯漏之處。
例如廣業堂共十一間,錯繪成十間了,藏書樓的方位有些偏了,等等。趙恆記在腦中,俟回去後,就找畫匠修改。
來來往往的學子不少,三五成群的,他二人這種奇異之舉,也引起了部分人注目。
其中有幾個跟趙恆還是熟識的舊人,便停下指著繪圖,詢問趙恆緣由。
趙恆本身不知詳情,也無從說起,便隨口說是賈瑋府上要建書院,來此參詳一番,幾名學子半信半疑,見打聽不出什麼來,就相繼走開。
一切妥當,賈瑋將繪圖重新交給趙恆,讓他修改完後再給自己。
“好了,時辰不早了,回去吧。”趙恆接過繪圖,小心放入懷中,對賈瑋說道。
“不急,趙先生,學生還想見一個人。”賈瑋望向幾處學堂的方向,語氣平靜地說道。
“哦?不知你要見誰?”來之前,賈瑋並未提及此事,趙恆不免有些意外。
“趙先生聽說過衛若蘭此人嗎?”
“衛若蘭?知道的,知道的。”趙恆聽賈瑋是找此人,連連點頭地道。
他當然知道衛若蘭,衛若蘭此人名氣很大,表字子怡,十四歲入國子監就學,方才一年有餘,眼下在“誠心堂”學習。
國子監設六學堂,分別是正義堂、崇志堂、廣業堂、修道堂、誠心堂、率性堂。
這六堂,以所修學問的難易設級,正義堂、崇志堂、廣業堂為初級學堂,修道堂、誠心堂為中級學堂,而率性堂則是高階學堂。
初級學堂三所學堂、以及中級學堂兩所學堂,都是並列的。
比如學子在正義堂學習合格了,就升入中級學堂,而不必在崇志堂和廣業堂學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