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城世紀路龍鳳佳苑小區門口,小區進出的居民一扭頭就看到大門左邊前兩天還掛著‘吉房出租’的沿街店鋪被用塗著藍漆的鐵皮給擋起來了,這是有人又租下了這裡,正在裝修。
因為擋著,誰租的,租來幹什麼用,暫時還不清楚。
早上這個點正是人流的高峰期,上班的、送孩子上學的,還有已經退休了的老年人溜達著鍛鍊一下,順便出來買菜的,幹什麼的都有。
正說著,龍鳳佳苑小區裡邊走出來倆差不多年齡的老太太,他們邊走邊聊著。
“齊大姐,一塊去陽光優選那邊買點菜吧,我前天去看了,那裡的菜還挺新鮮的,價格也不貴,比趕集買的還便宜,真不知道他們掙什麼。”說話的正是小區裡的居民,看模樣得六十上下了,不過穿的比較潮。
畢竟龍鳳佳苑也是博城的高檔小區之一,能在這兒買得起房子的,手裡都有幾個錢,自然不會在穿上虧待了自己。
“陽光優選?老楊,你說的是那個店?”被稱呼為齊大姐的老太太伸手指著他們小區門口右邊的某個位置。
老楊點頭:“就是那裡,一塊去看看。”
“嗨,我去送孫子上學的時候,一直在那邊路過,也掃了好幾眼,我還真不知道它也是個賣菜的,你說說這名字起的,真是沒水平,賣菜的就取個蔬菜店不就完事了,簡單直接,非得整這些花裡胡哨的名字,我都不知道它是幹什麼的。”齊大姐好一頓吐槽。
說起來也是,就憑‘陽光優選’這個名字,還真看不出來它是幹什麼的,單純從名字上來看,難不成是選最優秀的陽光?
能這麼解讀嗎?
齊大姐皺眉:“真的比咱去趕大張集買的還要便宜?”
“可不是,齊大姐,我去買過兩回了,那菜和水果看上去都挺水靈的,可新鮮了,走吧走吧,反正你現在也沒什麼事了,咱倆一塊去轉轉,不好就不買唄!”
是這麼個理,一共沒20米遠,就是跑跑腿的事罷了。
再說她們倆都退休了,現在就是帶孩子買菜了,也沒別的事幹,權當鍛鍊了。
她們倆過去的時候,陽光優選店裡人還不少,進去還挺擠得。
姓楊的老太太給齊大姐說:“你看,我沒騙你吧,哎呦,這麼多人,看來是都知道這裡的東西便宜了。”
齊大姐心裡還是納悶:“它賣這麼便宜,到底圖個啥呀,不賺錢的嗎?”
隨後,她又搖頭把這個想法給拋沒了,開店不賺錢,這不是搞笑嗎。
誰會這麼幹啊,真不拿自己的錢當錢了?
“老楊,那咱們快點進去看看吧,要是真有合適的,就買點。”齊大姐拋開了那些有的沒的想法,催促著老姐妹也擠進去了。
她不知道,她剛才還真的接近了真相,陽光優選現在就是不賺錢,最早的規劃裡也沒打著賺錢的算盤。
他們的整體規劃是先把攤子給鋪開了,同時上線線上平臺,線上線下一塊發展。
等到具有了一定的規模以後,有了固定的客源,有‘日活’了,他們就對外融資,融資,再融資……
一直融到哪天干不下去了,然後拿錢跑路!
不對,最終目的還是要掙錢的,可實在看不到掙錢的苗頭了,那也沒有辦法,只能‘保本’戰略撤退。
這都是時下最流行的套路,騙傻子唄!
很多投資方其實心裡葉門清,也瞭解他們的這些套路,可就像普通人一樣,有些投資方也是覺得自己不是接最後一棒的,只要是中間的,那麼他們到時候把手裡的貨給轉出去,同樣是有利潤的。
而且利潤還不低。
為了達到這個預期,他們甚至會主動幫助接受投資的企業用他們手裡的資源進行擴張,規模越大越好,他們賣股份的時候才能賣個好價錢。
而在這之前,只能用‘同比市場價格便宜’的噱頭吸引客源,增加店內的‘日活’,這也是培養。
不多時,就聽到店裡有人驚呼:“哎呀,茄子咋這麼便宜啊,比大潤發還要便宜,大潤發那邊都3快了,這裡才一塊八!”
“可不就是,這個黑美人西瓜才兩塊五,我上次去寶菲便利店的時候,都快四塊錢了。”
“我去趕集的時候,同樣的蔬菜,那邊都要比這裡貴個五六毛錢,親孃嘞,這裡的菜還這麼水靈,你們瞧瞧這菜葉子上新鮮的都有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