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武俠修真 > 靈山 > 352回、一戰善謀千秋計,三規劃定兩崑崙

352回、一戰善謀千秋計,三規劃定兩崑崙 (第1/2頁)

352回、一戰善謀千秋計,三規劃定兩崑崙

鬥法終於結束,所有人都莫名鬆了一口氣,就像搬開了壓在心頭一塊看不見的大石。這些天的經歷,旁觀一番殺伐、三日無言靜坐,勝過千言萬語相論。

藍采和退到一旁,金喬覺起身道:“各派宗門斗法不幸殞命者,過半數已無人料理後事,正一門既為法會主人,應依禮安葬,天下修行同道當共祭之,貧僧為其超度。”

眾人皆點頭稱善,張湛也站起身來道:“今日斷緣了結前因,為後來者結福緣,但還有一事未了,貧道有一議,請各派道友共商。”

張湛一句話略過了這七天的鬥法,眾人也不想再過多提起,但他又說了另外一件事,關於世間修行各派曾傳書共立的散行戒,或稱人世間紅塵內外三大戒。

其一,不得矯眾顯靈自稱聖,惑亂鄉里;

其二,切勿得神通而忘法本,殘害眾生;

其三,禁止仗道術以圖淫邪,勒索黎民。

這三條並不複雜,很多修行門派原有的戒律中就包含類似的內容,但既稱散行戒,同時約束江湖散修以及行走人間的精怪共守,得到世間修行人的一致擁護。但這一番大亂以來,散行戒已名存實亡,由於崑崙仙境眾修士往來人間,彼此之間的爭鬥混亂不堪,誰也無法獨立護持。

散行戒還有一個最重要的缺陷前文已經提過,它不適用於崑崙仙境,因為修士所處的環境不同。張湛此刻重提散行戒,並不是要在崑崙仙境推行,願不願意護持它是各派自覺,但他有一個提議,各派修士無論是來自崑崙仙境還是海外遠域,在崑崙九州之地都應守散行戒。

至於有人不願守,在人間就要承擔後果,因為散行戒很特別,梅振衣當年留了最後一句話——“此三則,貧道及門下弟子,受之為戒一律護持之。”

在人間立道場的各派將一體護持,不願守者,自可去崑崙仙境,但若穿越瑤池結界來到崑崙九州行走,應守此戒。若有違反,見者共責;若情由惡劣,天下各派共誅。

張湛最後問道:“今日修行各派同道齊聚,不必再傳書,我只問世間立道場各派,是否共持此戒,立於傳人?”

“共持此戒、立於傳人、一體護持!”世間修行各派,凡有大成真人以上者,齊聲贊同。

方正峰上這簡簡單單的一問一答,在後世影響很大,被稱為“劃分兩崑崙”。張湛只問世間修行各派,並沒有問來自崑崙仙境的修行人,他是為人世間重新確立散行戒真正的效力。假如在法會剛開始就如此說,可能會引起更大的紛爭,但此時開口,已是水到渠成。

關於這三大戒的傳聞很多,很多人有不同的理解,或者對未入門之弟子有意另解,但散行戒的原文就是上述那三則,為梅振衣百年前在彭澤張榜所書。

張湛迴歸本座,應願走到臺前向兩旁拱手道:“既斷緣了結,但法會不應到此為止,否則有違先師正一與當年各派尊長的本意,它本應是天下同道結緣盛會。當安葬殞身同道共祭,離去之前,正一門還會發帖邀請諸位,於今年冬至日重聚……”

正一門還要召開另一場法會,時間定在今年冬至,一年中陰至而陽生之時。眾人離去前正一門會送上請帖,接到請帖的人憑自願而來。但應願提了兩個要求——

來者不論門派大小,每派尊長最多隻能攜十名晚輩弟子,這是為了防止有的大派來的人數過多,不符各派之間廣做交流的本意,各派尊長可挑選門下最得意的傳人、欲重點栽培的弟子。

來的人要送“禮”,帶多少名晚輩弟子,就送多少件禮物,總之是修行所用,天材地寶、法術道訣、靈丹妙藥、各類法器都可以。這些禮物不是送給正一門的,而是送給天下修行同道的,你帶了多少名晚輩弟子來,就可以拿回多少件東西。

屆時正一三山法會上專門有一場“機緣大會”,各派送來的禮物都會以隔空符封在袋子裡,各派晚輩弟子憑機緣而取,一人取一樣。正一門保證,屆時機緣大會上準備的東西,一定會比尋機緣的各派晚輩弟子多,每人都必有所得。

應願還講了另外一件事,此番鬥法很多人殞身,其中不少人已沒有身後傳人弟子,留下了許多無主遺物,比如行芸生的鐵藜杖就是一件很不錯的法寶。正一門無意留為私有,都會在機緣大會中封於隔空袋內,讓天下同道弟子憑機緣而取,正一門的晚輩弟子也可在機緣大會上取用,至於能得到什麼就全憑緣法了。

人已逝,而物用無辜,留於後人結善緣,隔空袋裡會附帖說明來歷,供後人感懷。

除了上述兩個要求,應願還有一個提議,屆時參加正一三山法會的各派,挑選一種宗門特產帶來,不必是很珍貴的東西,但需有宗門特色,別處不容易遇到。在“機緣大會”的前一天,正一三山中還將舉行一場“善結大會”。

這是一個特別的集市,各派可以將攜來的特產擺攤出售,每件只售一文錢。至於準備什麼、準備了多少,全憑各派自覺自願,正一門並不勉強。

還有一句潛臺詞應願沒有說出來——假如有人就是臉皮厚,什麼都不願意拿出來,還要每家花一文錢挨排買東西,徒招天下同道恥笑也隨他的便,但此非真正的修士行止,恐怕下一屆法會正一門也不會發帖請他了。

正一三山的法會將成定例,每六十年招集,當年分為兩次。第一次定在夏至,天下宗門弟子切磋印證,為天下宗門大會;第二次定在冬至,接到請帖的各派往結福緣,為正一三山會。

應願的提議實在很高明,為修行界千古以來所未遇之盛事,在撫平紛爭創傷的同時,又給天下同道創造了一個重新廣結福緣的交流機會。有很多人經過方正峰上這一番慘烈的殺伐,已經意興闌珊無意再參加法會,聽見了應願的提議,又重新來了興致。

最新小說: 鴻蒙九仙錄 [綜]葉英侍女的日常 十絕山 這個大俠會暴擊 末世掌門系統 邪少亂鬥戰 苟在修仙世界肝熟練度 俠客走江湖 大周第一國師 終極保護黑巖 都市最強殺戮仙帝 逆路青春 法象仙途 被系統追殺的閻王 如何正確攻略病嬌 神級武當弟子 至強掌門 武林門派爭霸錄 洪荒世界直播間系統 我在鏢局做大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