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見師父責問提溜轉。趕緊在一旁解釋道:“玉環姑娘不會有事。我吩咐金蟾在山莊中關照她。”
提溜轉低著頭。表情有些訕訕的說:“我也沒什麼惡意。只是讓她稍微經歷人間冷暖。楊玉環從小嬌生慣養。看似金貴。到頭來還不是讓養父換了黃金?那些雜務。山莊中的眾人可以做。我二百年前也在做。讓她去動手有何不可?就算不親身經歷人間困苦。也要在見知中閱歷人情。這樣有助於修行開悟。”
梅振衣瞪著她。追問道:“我沒說你有惡意。但你的想法不止於此吧?”
提溜轉頭更低了:“我確實有為難、考驗她的意思。梅公子與她前世緣法複雜一言難盡。今生又見人間絕色……”
她的話還沒說完就被梅振衣打斷了:“什麼一言難盡。你想偏了!若說緣法複雜。那也不是與我。而是與劉海和金蟾。”
劉海插話道:“師父您也看出來了。她就是那小狐狸精韋九真轉世?”
想當年梅振衣在彭澤大孤山發榜約戰群邪。做亂淫祠妖邪的頭目是一對崑崙仙境青丘山來的九尾狐狸精。姐姐叫韋九藍。妹妹叫韋九真。當年那一戰有梅振衣、梅毅、狄仁傑、李元中、提溜轉、劉海在場。梅毅等人見那一對狐狸精與少爺言語曖昧。摸不準他們的關係都沒向兩人下殺手。那一對姐妹最後死於劉海之手。(注:詳見本書210回)
劉海與狐狸精姐妹的關係可以再往前追溯十年。當年在彭澤縣城外。披髮道人劉海收金蟾。卻被狐狸精姐妹暗中戲弄。城樓都給燒了。連累王縣令丟了官。劉海一度聲名掃地。入山中反省清修。這是他修行之初遇到的最大挫折同時也是一種磨礪。
十年後狄仁傑為彭澤令。逢群邪做亂鄉間。發榜招賢斬妖除魔。無旁人敢應徵。劉海卻挺身而出去相助狄仁傑。先為使者請來了梅振衣。最終參加了大孤山一戰。
以金蟾的修為尚看不清轉世之人。但她是瑞獸出身。又被韋九真豢養了十年。神識中有一種奇異地感應。見到楊玉環就覺得很熟悉親近。於是把劉海叫來暗中一觀。劉海如今已有地仙成就。神識中認出了韋九真。
提溜轉當年見過那一對狐狸精。激戰之餘還好奇的多嘴問過梅振衣與她們是什麼關係?一見楊玉環隱約也看出了來歷。窺測出她是韋九真轉世。因此心裡犯嘀咕。
梅振衣事先並不知道。但事情就是這麼巧。等見到楊玉環。才清楚她竟然是韋九真轉世。難怪劉海與提溜轉等人心中都有想法。梅振衣也沒多解釋。只是朝劉海點頭道:“她既是韋九真轉世。前世曾死於你手。今生再見。有何感念啊?”
劉海搖了搖頭:“一世盡前塵已了。今生的她就是楊玉環。與韋九真無關。倒是金蟾清楚楊玉環是韋九真轉世之後。對此人總有感念。想當年韋九藍幾次想殺了金蟾煉藥。都是被韋九真阻止並小心豢養。金蟾的修為心境尚淺。堪不透這些事。對楊玉環心懷感激。一直也很關心她。”
梅振衣微微一笑:“你派金蟾去關照楊玉環。還真是找對人了。但你自己真無一絲感念嗎?”
劉海想了想:“也不能說無有。想起前世的韋九真仍頗有感嘆。見到楊玉環總有幾分憐意。若有可能。這一世願指引她修行之緣。”
梅振衣:“有就好。那指引此人的緣法就交給你辦了。”
劉海在雲端上躬身行禮:“多謝師父!”
梅振衣忍不住又笑了:“這有什麼好謝為師的?你應該答遵命才是。指引這樣一位女子修行入門。是一件頗為費心的事。看來你把它當成福緣了。可見還是有心的。……她前世為你親手所斬。今生有指引她修行之心。甚妙!”
一旁的提溜轉此時突然反應過來。抬起頭噢了一聲。一指劉海道:“原來是你地緣法。那我就放心了。”
梅振衣又呵斥了她一句:“你有什麼不放心的?”
提溜轉笑道:“先前有點誤會。給玉環姑娘找了些麻煩。但也不算壞事。我決定了。以長老的身份親自收她為徒!算是補償。你們看怎麼樣?”
劉海吃了一驚:“大總管要收玉環為徒?”
提溜轉有些得意的說:“對呀。你是梅真人的徒弟。楊玉環是我的弟子。有什麼不可以嗎?”
梅振衣哭笑不得:“可以倒是可以。但你等楊玉環修行入門之後再說吧。暫且交給劉海去處理。就算你想收徒弟。可知她的天資有何擅長?也不能隨便亂教啊。”
提溜轉眨了眨眼睛道:“玉環姑娘確實挺特別的。這二百多年來我還從未見過有人捧著豬食槽去井邊去洗。那樣子就似西施浣紗。太有意思了!”
梅振衣:“不是她特別。什麼事落到你手裡都能變得這麼滑稽。那楊玉環精通歌舞音律。天資聰慧堪稱色藝雙絕。餵豬當然不是她地擅長!”
提溜轉確實是個搞怪的天才。自古只聽說過貴妃醉酒。讓這小鬼一攪和。卻來了一出玉環餵豬。一般人想破頭也想不到還有這種事。一聽這話。提溜轉睜大眼睛道:“音律?這我也不擅長。得去找知焰仙子好好學學。將來好教徒弟。”
“那你就去學吧。”梅振衣又轉身拍了拍劉海的肩膀道:“再告訴你一些事。玉環姑娘今生喜食荔枝。好在溫泉中沐浴。妙門山中多溫泉。是個行遊的好去處。”
說完這句話。梅振衣拉著提溜轉走了。只把劉海一人留在了雲端。
初月落空階。楊玉環還在房中與金蟾說話。門外有個柔和的男子聲音道:“請問玉環姑娘休息了嗎?若方便的話。懇請一見。”
金蟾一拍玉環地手背。面露喜色道:“門外就是仙山掌門大弟子劉海。他終於親自來找你了。”
楊玉環整理儀容。在堂屋中迎接劉海。門外走進的是一位道士。看上去約三旬年紀。兩道劍眉相貌甚是端正俊朗。舉手投足隱約有仙家風骨。眼光掃來如春風拂過。是一位很有魅力的男子。不知為什麼。楊玉環看見劉海莫名有些心驚肉跳。但與他淳和地眼光一接觸。心神隨即安定下來。
楊玉環欠身施禮。卻忘記請來人坐下。劉海也沒有坐下。就站在堂中道:“玉環姑娘在山莊中這些日子。受了些委屈。而經歷世間人情冷暖。對修行也有助益。貧道這裡有一盞徘徊玫花露。有安神養顏之效。請服用壓驚。今日已晚。姑娘暫且休息。明日欲邀你遊賞仙山。不知姑娘意下如何?”
楊玉環自然不會拒絕。連話都說不出來。只有連連點頭。
梅振衣將傳說中的楊玉環弄到了蕪州。迎來的卻是韋九真轉世。總算安置妥當。剩下的事就讓劉海去操心吧。若真能指引修行入門也算一段佳話。再推演下去。假如將來劉海與玉環、金蟾結為道侶。梅振衣也樂見其成。
至於這麼做是不是在改變歷史。梅振衣也悟透了。其實無所謂。身在這個時代。身後留下地已經是這個時代地歷史軌跡。做好自己的事就行。既已超脫輪迴成仙。只求不枉不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