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微微一怔:“她已是上古金仙,這又是什麼修行?”
真陽:“祖師離去前曾言,老子出函谷,釋迦人間寂,欲證終究大道,都要走這一遭。我修為低微尚無法領悟,九天玄女曾留有法旨,待我求證金仙之後,往天庭開闢仙府,接引此地眾弟子飛昇。”
清風:“九天玄女還說了什麼?”
真陽答道:“她要去接引一個人,至於其它的,就非我所知了。”
清風眯著眼睛若有所思,似乎還有話想問,但想了半天也沒問出來,又想起另外一件事開口說道:“當日擅闖九天玄女宮的那兩隻黑龍,又到彭澤作亂。已被蕪州修士梅振衣斬殺,其中一龍是天庭所轄東海龍王敖廣之子。”
真陽微微動容道:“上仙若見到此修士,替我轉達謝意,今後他若有事,可派使者持黑龍角向九天玄女宮求助。”
清風點頭:“我定會轉告,也會如約送來大羅成就丹。……明月,我們走。”
仙人打交道沒什麼廢話,當即告辭牽著明月返回蕪州。在路上明月皺著眉頭問:“九天玄女去哪了?這一千多年都在幹什麼,這又是何種修行?我雖是金仙,也不太明白。”
清風:“據說九天玄女是女媧散於天地眾生間的一縷殘留地神識,要麼去尋找她的本源,要麼重塑清明的自我,想必正是如此才會化形離宮。這只是猜測,我也不是很明白。”
清風交還指月玄光拿回金擊子,回到敬亭山並無他事。而梅振衣這段時間也一直在山中閉關清修不問世事。整整五年沒有離開青漪三山一步。他雖然是個不怕事地主,但也不想主動糾纏業力。
梅振衣並不是沒有打算,他所考慮的就是早日修成化身變換,然後去找鎮元子煉成大羅成就丹,設法斬殺梅丹佐找到佛心舍利的下落。但是眼下這些事都急不得。他在山中修煉,同時指點眾弟子修行,閒暇之時也沒忘記煉器。
他手中有一塊東西很難處理,就是指妖針與照妖鏡損毀之後融合在一起的那個銅疙瘩。只有暫時放在一旁了。值得他花精力去加工整理的,當然是在彭澤湖中斬殺地那兩隻黑龍的遺骸。
真是可惜呀,這兩條黑龍修煉多年並天生特異,全身上下無一物不是天材地寶與珍惜靈藥,但在那一戰中大多都被一百二十八記神宵天雷損毀。留下的遺骸是數十丈焦炭狀地東西,已經分不清是敖黑還是敖小黑,龍筋、龍骨、龍魂包括玄牝珠的殘留以及焦糊的血肉都已經凝結在一起。
這東西需要清理,其中有被神宵天雷淬鍊過保留下來的天材地寶。其他的只是無用地灰燼。
他曾斬殺一隻西海湟煉成了很多法寶,但有一點情況比較特殊,雷神劍地威勢不僅僅在於法器的材料,梅振衣引天雷之力淬鍊了多年,最後毀了一套珍貴地引雷符,損傷了兩件神器。再讓誰煉製同樣的法器幾乎已經不可能,那是不可複製的“奢侈品”。
現在斬殺了兩條龍,所得的天材地寶當然更珍貴。可惜損毀的太厲害。在一百二十八記神宵天雷連續劈擊之下。還能保持完整地材料都是絕對難尋的。神宵天雷也是一種煉器之法,但不是所有的材料都適合如此煉化。能剩下的可以說都經歷了初步地淬鍊。
梅振衣在方正峰平臺的西側,專門建了一座配殿,與計劃中將來建造的正面主殿與對面的東配殿相呼應,現在專門用來存放黑龍的殘骸,這些年有閒暇時就來清理。
五年功夫,除去了很多已經無用的灰燼雜質,剝離出來的東西有兩副龍角,二十八片龍鱗,約排球那麼大的龍涎結晶,四支殘留地龍鬚,八枚龍牙。
相對完整的那副龍角應該是敖小黑的,如今已是半透明狀火紅色,上面還有閃電狀放射的紋路,形狀就像兩端對稱連在一起的弧形珊瑚枝,很多枝椏都消失了,留下來的只是被神雷淬鍊後最精華的部分。
敖黑的龍角當初受到地劈擊最多,梅振衣神宵天雷有一大半地法力都是衝著這個方位去的,如今只剩下了一半,就像一根完全透明地無色水晶枝。
龍鬚損毀的情況不一,呈金黃色有長有短,仔細看每一根都是很多細小纖維聚合在一起。這應該是可以分解的天材地寶,將這些纖維以法力分開,再編織煉化,可以成為很罕見的法寶。
龍涎結晶淡黃色琥珀狀,無色無味,但以真火之力烤之,會發出腥臭的氣息,再以法力化開,又變成了淡淡的怡人的清香。這是梅振衣在黑龍身上得到的唯一的靈藥,用處也很多。
二十八片龍鱗有碗口大小,黑色發亮邊緣鋒利堅愈精鋼,這是龍身上最堅硬的守護法寶了,每一片都完整無缺,至於其它的龍鱗都已經損毀了。八枚龍牙都有一尺多長,像個尖端略帶彎曲的鑿子,質地如玉卻尖利無比。
東西雖然不少,但都是很難煉製之物,煉器時需要的修為以及法力相當高,連梅振衣這樣的煉器大師都覺得很頭痛不敢輕易下手。越珍貴的天材地寶越難煉製,遠不似加工普通法器那麼簡單,把這些材料從那一大截焦炭狀殘骸中完整的剝離出來就很費勁了。
然而還有更頭痛的,數十丈長的殘骸清理完畢之後,最後還剩下了一根東西,不到一丈長二尺寬很不規則,純黑色的物質凝結在一起,非金非玉叩之有聲,上面還纏繞著金黃色的紋路。
金黃色的紋路應該是經神宵天雷淬鍊後收縮的龍筋,而黑色物質是血肉和龍骨最後殘留的精華,都已經凝結融合在一起。梅振衣遇到的困難不僅僅是難以處理這種材料,而是以他的修為根本煉製不了,連加工器形、感應妙用都辦不到。
只要神識一切入這黑色的物體,靈臺中就傳來咆哮龍吟之聲,彷彿陷入無邊的黑暗波濤之中,需立刻撤法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