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武俠修真 > 靈山 > 172回、十妖王圍幻法寺,守望僧捧金瓶梅

172回、十妖王圍幻法寺,守望僧捧金瓶梅 (第1/2頁)

推薦閱讀:

172回、十妖王圍幻法寺,守望僧捧金瓶梅

知焰輕嘆一聲:“當年天意掌門告訴我,尋回飛雲岫再到師門覆命,我無法尋回,自不能主動再上妙法群山。”

鳴琴搖了搖頭:“事到如今,就算你尋不回飛雲岫,只要回去好好解釋,天意掌門也未必能逐你出師門。但你以此為藉口不回山,此刻又來到崑崙仙境,恐怕天意掌門真的會來找你問罪。”

知焰:“我奉她當年之命,自是不能回去,她若來找我,我只能稟明實情。我知道你回去之後定會告訴天意掌門在此遇見了我,她若來就來吧,我也不能迴避。”

梅振衣聽見這番話突然想明白了一件事——師父鍾離權為什麼到現在還不走,一直陪著自己與知焰?恐怕就是因為崑崙仙境妙法門!

知焰當年奉命出山尋回飛雲岫,不僅法器沒有拿回來,連人都被梅振衣“拐”走了。如今又他們來到崑崙仙境,假如師門派人命知焰回山,自己還真沒辦法阻止。現在這種事真的要發生了,天意掌門很快就會來找知焰,而鍾離權一直沒走,應該就是在等天意做個了斷,雖然他老人家沒有明說。

想到這裡,梅振衣很感激的看了師父一眼,而鍾離權衝他眨眨眼沒說話。

得到生元丹之助,梅振衣定坐調息一夜就恢復如常,外丹餌藥只能輔助修行不能代替修行,但在這種特殊的情況下就能看出其重要性,遇到意外有沒有靈藥,結果真的很不同。

接下來幾天,三人似有默契,不約而同放慢了前行的腳步,而且也沒有去別處。只沿藏神河前行了八百里,以他們的腳程,這其實等於在原地未動。

有了生元丹,又有師父在身邊護法,梅振衣這幾天一直在琢磨新悟的法術,但是他小心了許多,沒有再搞出那天差點一頭栽倒河中失去知覺的狀況。從小到大,梅振衣學地、悟的各種法門已經很多了。內、外丹術以及各種道法涉獵之龐雜,甚至不亞於深山中清修的大派長老。

但他從小就有一個很好的習慣,並不是那種貪多嚼不爛的人,接觸一樣東西就力求先將自己所知的領域研究透了,並不好高騖遠。比如他就曾用十萬多隻吉祥軟草莖編制了一百零八扇蒲團,直至純熟無比,如果沒有這個習慣,他也不可能自悟神農百草鞭。

這幾天梅振衣並沒有做種種別的嘗試。仍然在做一件事——揀石頭。力求精妙的控制神識激引,準確、精微、謹慎、自如,等這些做到之後再去考慮更深奧地玄機。

這一路走走停停,梅振衣並非無時無刻都在施法揀石頭,儘量避免出現神氣衰竭的跡象。而鍾離權也沒閒著。一路指點梅振衣。煉器之道是梅振衣隨鞭煉藥時自悟,鍾離權並沒有系統的教過他,因為傳授這種法術必須要有演示才行,空傳口訣的用處不大。如今有了很好的演示機會。

梅振衣揀的那些藏神石,有不少都讓鍾離權拿去,演示講解煉器之道——如何以武火提純,以文火凝結物性,以神念勾通感應妙用,最後以身心合器成形。這些藏神石都不是可用之材,但用來演示煉器過程是最適合不過了,損毀浪費也不可惜。

雖然損耗了幾十枚藏神石。到最後一件法器都沒煉成,但梅振衣與知焰基本學會了鍾離權的煉器之道,至於自己的煉器功夫如何,需要日後去慢慢修行歷練了,鍾離權只能把道法玄妙教給他們。鍾離權不僅教梅振衣,同時也毫無保留地傳授知焰,知焰那一聲師父也不是白叫的。

三天後來到河流的發源地藏神谷,梅振衣終於找到了一塊成色純正、品相珍稀的藏神石。是他掘地三尺好不容易挖出來的。有一個香瓜大小。小心去掉外面地一層砂皮,這塊藏神石晶瑩剔透毫無一絲雜質。淡青色帶著柔和的淺黃光芒,握在手中自然而然就有一種形神安定的感應。

這樣一塊難尋的天材地寶,鍾離權也不敢輕意隨手煉化了,吩咐梅振衣與知焰道:“藏神河已到盡頭,這幾天尋找藏神石學習煉器,消耗法力也不少,就在此調息休息一夜。”

鍾離權用了一夜時間,將那塊藏神石完全煉製提純,凝結天然物性不散,卻沒有把它煉化成一件成形法器。他將這塊煉化後地天材地寶交給梅振衣道:“此物很珍貴,師父打了個基礎,你就按我所教最後完成它,至於煉化成何種器物,按此物之用與你自己所願,小心些,浪費了很難再找到同樣的。”

三天只走八百里,最後還要在藏神谷中歇一夜,很顯然是在等妙法門的天意掌門前來。這幾天知焰心事重重,不自覺間總有些憂鬱之色,鍾離權看在眼裡並不說破。

這日天明之後,三人在藏神谷中回望蜿蜒而去的那條清溪,天空忽然傳來仙音之聲,很快由極遠到極近,有一名錦衣仙子在數十名妙曼女子的簇擁下,衣袂飄揚從天而降,出場方式很是華美飄逸。

等她們落到近前,知焰早已雙膝及地跪了下去,恭恭敬敬道:“妙法門弟子知焰,拜見掌門以及諸位前輩。”

梅振衣見知焰如此,也與她並肩跪了下去,鍾離權則閃身站到了一旁。天意掌門的形容是一位妙齡女子,面色淡然輕啟朱唇道:“知焰,你還記得自己是妙法門弟子?”

知焰:“弟子一身修行得自妙法門所傳,無論身處何地,當然仍是妙法門弟子出身。”

天意:“既然如此,你已回到崑崙仙境,為何不來見我呢?”

知焰:“弟子不能取回飛雲岫,按師門之命無法回山,已託鳴琴傳話,掌門不招,弟子不敢擅入妙法群山。”

天意:“事情的經過鳴琴已經向我說清。取不回飛雲岫,不是你的責任,但回贈拜神鞭,就是你有意不完成師門之命了。而此事做地也不能說不對,今日我前來收回當日之命,招你回山,這就隨我去吧。”

梅振衣聞言有些著急卻不好說話,而知焰的聲音有些發顫。語氣仍然很堅定的說道:“弟子請求離山!”

離山是什麼意思?比較複雜,不是叛出師門,總之是入門弟子離開根本道場到外界立足,有很多種情況。有時候是師門派出山的,比如像丹霞派命弟子離開丹霞峰來到市井間開個藥鋪。有地是弟子學道不成,自己請求下山的。還有的是弟子學道有成,但在人世間還有別的事情牽絆,主動請求離山。

主動請求離山是有條件地。修行門派雖然不能限制弟子地人身自由,但道法不可輕傳,也不是說來就來說走就走的。離山之後仍要守師門戒律,奉門中師長,待其它弟子以同門之禮。師門有事也要盡力協助,自己收弟子傳授原師門道法,一定要交代清楚傳承關係。

假如弟子不遵守這些條件擅自離山,等同於叛出師門。

還有一種情況。如果弟子請求離山也願意遵守這些條件,但師父不答應,他也可離去。但這就相當於被逐出師門了,未來不可再回山,也沒有機會再學本門更高深地道法。如果此人沒有犯別地錯誤,一般是不能廢去修為的,但如果在外用本門法術犯了戒律,原師門還可以出手懲處。

知焰請求離山。就看天意掌門答不答應?如果天意答應,那麼知焰隨梅振衣而去,將來仍守妙法門的戒律,待天意以師長之禮,遇事奉妙法門號令而行。假如天意不答應,知焰又要堅持的話,那麼就等於當場將知焰逐出師門了。知焰的性情遇事能決,從她當初歸還拜神鞭的決定就能看出來。

天意的臉色沉了下來。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問道:“知焰,你身邊是何人。為何也向本掌門下跪?”

沒等知焰回答,梅振衣搶先說道:“我叫梅振衣,是東華先生鍾離權之徒,也是知焰仙子的道侶。道侶之師如同己師,所以我也向您跪拜。”

天意掌門噢了一聲,又衝知焰道:“你請求離山,原來是因為他?你如今歷苦海已有地仙修為,應該到妙法群山潛心修行莫惹塵世業,回山也對你自己好。”

這時鐘離權搖著扇子走了過來,擋在了天意身前,呵呵笑道:“天意掌門,兩百多年不見了,貧道不主動向你行禮,你就不和我打招呼嗎?”一邊說話一邊拱手施禮。

妙法門是崑崙仙境最悠久地大派之一,祖師西王母在天庭也有仙境洞府,妙法門掌門的地位自然很尊崇,非鍾離權這種遊神散仙能比。但從個人的角度,鍾離權成道已久,遠在天意之前,天意對他也不能不給面子,也抱拳還禮道:“鍾離先生,我先處理門中事務,再與您敘舊,若有怠慢之處請海涵。”

鍾離權笑著搖頭道:“不用這麼客氣,我徒弟還在你眼前跪著呢,我怎好不出來說句話?實不相瞞,這兩孩子是我撮合的,真是很般配啊,你說是不是?”

天意似笑非笑道:“原來是鍾離先生插手,遣弟子與我妙法門結緣,知焰欲離山,也是鍾離先生的意思嗎?”

天意明顯有擠兌鍾離權拐人地意思,跪在那裡的知焰開口道:“啟稟掌門,非東華上仙之意,是弟子自願與梅振衣結為道侶。”

最新小說: 都市之最強聖帝 仙師無敵 玄聖蒼穹 羽化浮 玄鐵神刀 真帝 餘楚 殺路寒 三界血書 開局就是武林盟主 師妹的修真大道絆腳石 武俠同人:左手醫術右手毒術 劍道我為峰 逆愛 錦衣暗皇 問道江湖記 女配的分手日常[穿書] 六把刀 聖心教 機械劍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