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武俠修真 > 靈山 > 099回、武太后臨朝改制,梅孝朗奉旨休妻

099回、武太后臨朝改制,梅孝朗奉旨休妻 (第2/2頁)

推薦閱讀: 可怕的大皇子

王方翼是原王皇后的親戚,本就不招武后待見,恰好此時有肅政御史參了王方翼一本,王方翼被拿下獄。王方翼又犯了什麼事?還要從當年車簿叛亂說起。

想當初梅孝朗率軍平叛。在熱海大捷,還沒來得及善後,就被急招回京,剩下的事情都交給王方翼處理。這一場仗殲滅了突厥主力,使突厥殘部再無大舉做亂之力,十幾萬突厥騎兵除了逃跑地、陣亡的,剩下的都成了俘虜,總計有三萬多人。

這三萬多人可不好處置啊。放了當然不行,養著又太費錢糧。按照唐朝一向地安撫政策,只要這些人肯臣服納貢,一般會發還故地,但是他們的部落已被元珍吞併不復存在。回是回不去了,難道還要朝廷再賜地養著這些人不成?就算養著他們,誰能保證這些人將來不會成為新的禍亂根源呢?

愣將軍不愧為愣將軍,他做了一件讓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事情。將這三萬多人全部給賣了,而且賣到外國去了!賣往波斯、龜茲等地為奴,賺了一大筆錢,用這筆錢重修黑沙城要塞,以及額外撫卹陣亡將士家屬。當時他在軍中掌權,戰報也是他寫的,沒有報告有這批俘虜,事情就瞞了下來。沒想到紙裡包不住火。到底還是讓人給告發了。

梅孝朗聞訊上書給王方翼求情,他是這樣說地——王方翼此舉雖然魯莽,不符法度,但也不失為粗中有細之計。數萬降眾不好殺,又不好安置,若分地而居難以約束,此等反覆無常之族將來難免再生變亂。王方翼能不屠降眾、不費錢糧、不留後患處置此事,也有免罪情由。

因為梅孝朗的求情。王方翼被釋放出獄。流放崖州。梅孝朗保得住他的人保不了他地官,但另一個受牽連者連人帶官都保住了。就是程玄鵠。程玄鵠當年補浩州司馬,那可是有裴炎、程務挺地舉薦,他本人就是程務挺的侄子,不可能不受牽連。

但是這一次想為程玄鵠說話很簡單,他本人也帶兵去打叛軍了,牽連不到這件事中。朝廷對程玄鵠是既未責罰也未封賞,程玄鵠算是躲過一劫。

徹查徐敬業叛案當然不能只是罰,平叛地軍功還是要封賞的,沾邊帶角受賞地人不少。在梅振衣的身邊,最佔便宜的是蕪州刺史蔣華。

這位蔣刺史啥活沒幹,就是放權給梅毅,反而得了一場大功,因為他畢竟是名義上的蕪州軍政長官。蔣華被升為秋官侍郎,進京赴任去了,他之所以能進京,並不完全是因為軍功,還有另一件事讓武后高興。

去年他上表祥瑞,向朝廷報送了綠雪在敬亭山上顯靈、供奉觀自在菩薩的翠亭庵一夜之間飛入蕪州地事。武后當時就很高興,但朝中正值多事之秋,也無暇顧及這件事,這回又看見蕪州戰報,想起了他上表祥瑞的往事,鳳顏一悅就將他調入京中,算是格外加恩。

當然了,所謂下旨封賞,這聖旨也不見得就是武后自己定的,瑣碎的事情都是由下面官員擬定好報上來,武后加幾條意見批准之後再發回,也算是聖旨了。所以很多封賞地細節都是有關人員擬定的,這時就看出一個人在官場上的人脈了。

比如梅振衣的舅舅寧國縣倉督柳直,被賜勳雲騎尉,但職官未變還是寧國縣倉督。按現在的說法,就類似於科級職務,享受處級待遇。這裡面又有什麼講究呢?不要忘了蕪州是個富庶之地,倉督官雖不大,卻管一縣錢糧儲備,寧國縣倉督同時還兼管上貢朝廷的軍械採辦,是個難得的肥缺。

柳直自家在蕪州經商,又身兼寧國縣倉督之職,其中是有不少油水的,所以經手人員給他擬定封賞地時候,只賜勳官出身,並沒有動他的職位,這也是給梅家面子。張果以及一眾守城有功的民勇、地方守備軍士都有相應的封賞。

梅毅是功勞最大地人。加封定遠將軍,暫領蕪州刺史。這個封賞也有意思,加封定遠將軍也就算了,居然讓他暫時掌管蕪州府。蕪州刺史蔣華調任京中,刺史缺任讓梅毅暫領,這不是要他當刺史,而是讓他在新刺史到任之前處理戰後安撫事宜,這也是一個大大的肥差。也是特意給梅家面子才會有這樣的安排。

怎麼說是肥差呢?打完仗要算帳吧,徵調了多少民勇,傷亡多少該如何撫卹,該發放多少錢糧,消耗了多少物資,需要再補充採辦哪些?——都是梅毅說了算。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蕪州守城用地不是竹槍嗎,一共用了多少根竹子。都是誰家地,多少錢一根啊?

梅毅是個馬上將軍,哪能理會這些事,乾脆叫來了張果,連刺史大印都交給張果了。託他去處理。張果在梅家對下人們一向很優厚,這次對蕪州百姓同樣優厚,該發放的錢糧能多算就絕不會少算,開啟倉庫往外派發。人人興高采烈。

梅振衣雖然不會過問,但張果怎麼會對自家小氣呢,梅家地帳那是算地格外寬,不僅有竹槍等物資,還比如接待玉真公主的費用本應由蕪州府負責,卻因戰事先行讓梅家墊付,按規格這筆費用也是不低的嘛,他趁機也是狠賺了一筆。

張果能賺錢。還有一個人比他更能賺,那就是柳直。這次做戰的軍械物資,除了竹槍之外其它都是寧國縣軍械庫搬來的,這批東西本來是要上貢朝廷的,損耗多少都要補充採辦整齊。那麼到底作戰中有多大損耗呢?這些數字可都是錢啊,而且是巨資!

此事本來應該由梅毅來統計,梅毅讓張果去辦,張果乾脆把柳直叫來自己辦了。柳直本就是個商人。這種時候再客氣那也不好意思了。自然是大發其財。張果與柳直兩人,幾乎把蕪州府的錢糧庫搬空了一大半。但也沒人說什麼,一來張果對鄉民守軍也同樣寬厚,二來是錢賺的狠但帳算地也清楚。

轉過眼就到年底,快過年了,蕪州府是家家戶戶張燈結綵。該賞的人都得到封賞了,但其中有一個最重要的人,卻遲遲不見朝廷的封賞下來,那就是旅居蕪州的玉真公主。

玉真公主這次功勞大啊,她“登城退千軍,密信斬敬業”地事蹟,都被編成段子,由說書人講誦在江南一帶傳開了,怎麼朝廷的封賞遲遲不見動靜呢?朝廷下詔調蔣華進京的時候,順便有一道聖諭下來,命玉真公主“暫居蕪州梅家,等候朝廷恩旨”。

這道聖諭也很奇特,既沒有招玉真公主進京,也沒有讓她返回巴州,而是讓她暫留蕪州。留在蕪州也就罷了,一位未出嫁的公主,應該住在驛館或者單獨地府院,怎麼能讓她暫居梅家呢?

玉真公主接到這道聖諭,心就撲通亂跳,有些事她比梅振衣更明白,做為一位公主談不上什麼封賞,無非就是賞錢賞地賞房宅,如果還未出嫁的話,再“賞”個好老公。讓自己暫居梅家,難道是武后要賜婚?一聯想到賜婚,那就是嫁給梅振衣了,巨大的幸福感滿溢將玉真包圍。

梅振衣此時並不清楚玉真公主在想什麼,公主對他有什麼心思他是明白的,他也憐惜玉真公主,但他的心思可沒那麼多,僅僅是憐惜愛護而已。接到聖諭之後,梅家上下恭恭敬敬,按公主自己的意思,仍把她安排到齊雲觀。

玉真公主在蕪州滿心歡喜,等待迎來她人生中最幸福的一個新年。而遠在洛陽的梅孝朗,此刻正在書房中愁眉緊鎖。武后剛剛召見過他,談完朝政又說了一件私事——命他休妻!

武太后不是昏庸之君,甚至與歷史上大多數帝王相比,她都是更為出色地政治家。但她也是個女人,有著女人一慣的特點,比如說愛管閒事,喜歡給人改名字等等。可是以梅孝朗的地位,他的婚姻本身也是政治了,也怪不得武后多事。

最新小說: 劍動江湖 行走歷史神話:從呂洞賓開始 至尊戰神 竊國 洪荒三清大弟子 都市之極限高手 賜我秋刀一把 最強保鏢在校園 慕少的心尖萌妻 九界軒轅決 從凡人國君到仙道人皇 龍城孤子 修仙從頭開始 西遊未來假想曲 鳳羽翎 海流 王大錘的大電影 武俠:穿越嶽不群,振興華山 魔生極道 一劍入白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