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請餘總司令放心,下午1點之前,我一定趕到!”
歐陽對著電話說完後,便放下了電話,臉上一陣喜色。
馬九斤見狀,立即追問道:“旅長,餘總司令同意了!”
“嗯!”
歐陽點頭道:“對,餘總司令他同意了,但是如此大的賭注,僅他一人同意,還遠遠不夠。”
“還得得到第12集團軍所有軍中將領們的支援,以及廣東省省主席吳鐵城、廣州市師長曾養甫這兩位巨頭的認同才行,否則這個方案縱然強行實施,也只是一紙空文罷了。”
聞言,馬九斤若有所思起來。
“立即備車!”歐陽堅定道。
“是,旅長!”馬九斤立時應聲。
1938年10月19日,中午12點的時候,歐陽便趕到了第12集團軍的總司令部,同時由一名國~軍上尉軍官引領,來到了一個足以容納百十人的巨大會議室。
國軍上尉恭敬道:“請歐旅長先行落座,我集團軍一眾與會將領們,也將很快趕到。”
此刻,偌大的會議室內,僅僅只有歐陽一人。
之所以早早地趕來,就是希望再將自己的言語組織一番,接下來的關鍵,便是說服這幫第12集團軍的大佬們。
時間一點一滴的流逝,轉眼間便過去了半個小時,會議室內陸陸續續坐下了十幾名軍官,軍銜最低的都是少將,中將也不乏數人,其中一人,引起了歐陽的格外重視。
李振球,國民革命軍第12集團軍第65軍軍長。
看到李振球,歐陽腦海之中,立時想起了後世有關李振球的一些記載,其中有這樣一句評價,歐陽認為非常中肯。
“太史公書《史記》,曰李廣跅馳不羈,與士卒同甘苦,而人樂為效死,故敵亦不能犯,為漢之名將。”
“粵籍李振球將軍,其治兵亦有李廣宗風,不斷斷於制式,而所部人自為戰,故有善戰之稱,然亦以數奇見惜。”
這番關乎李振球將軍的評價,出自郭沫若之口。
其言語間大大讚揚了李振球的治兵、作戰之風!
~~~~~
又過了一會兒,距離下午1點鐘的會議,僅只有不到幾分鐘。
此刻,整個會議室內,已經落座了二十幾人,皆是第12集團軍的高層將領。
人一多了,也就開始相互交談起來。
“你們說總座這次將我們召集而來,究竟所為何事?”
“能有什麼事情?肯定就是前方戰事的問題!”
“說起前方的戰事,可不太樂觀啊!”
“日軍雖然在大亞灣,遭到了第62軍和八路軍的重創,傷亡慘重,但是隨著連日來的數次激戰,我軍連連丟失了十幾座縣城,節節敗退,反觀日軍的進攻態勢已經完全展開。”
“是呀,我估摸著不消兩日,惠州和河源,也將不保啊!”
“惠州一旦淪陷,則東莞便首當其衝,成為日軍進攻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