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的時間雖然不算短,但也絕對並不算長。
不過對於日理萬機的皇帝陛下來說,跟隨多說上兩句,又跟誰少說上兩句,或者多說一刻,少說一分,那是有著截然不同的意義的。
成武皇帝還是太子的時候,折沐便見過,而且見面的次數還不少,因為大將軍趙石與太子殿下交好,皇帝陛下那時時常到羽林左衛軍營中去尋大將軍說話,而他們這些大將軍舊部,也便會時常在如今的皇帝陛下面前照個面什麼的。
那時大家夥兒都以為太子殿下將來一定會成為皇帝陛下,因為他是景帝獨子,母親又是皇后娘娘,即便大秦皇位更迭時會很混亂,但想來這樣的出身,不會再起什麼波折了吧。
大傢伙猜對了,但也算是猜錯了,那時的太子殿下確實成為了當今陛下,但。。。。。。怎麼說呢,陛下繼位太早了些,遠遠出乎他們的意料之外。
而成武皇帝陛下繼位時,也絕對稱不上什麼順遂,而且鬧出來的事情,自大秦立國以來,是從未曾有過的,即便是當年種家兄弟帶禁軍入京,助正德皇帝繼位,也不會比得上這一次鬧的天翻地覆。
折沐站在那裡,有些欣喜,卻又很是憂慮,欣喜的是,陛下和顏悅色,好像還記得些當年情分,對於自己任內所行之事,也頗有讚賞之意,這無疑是臣子值得誇耀的天大好事。
但他也止不住的擔心,因為到了現在。也沒能在御前混在座位,要說一地宣撫使。也差不多算是封疆大吏了,若是在景帝一朝,應該能有賜座才對,而他現在腿都快站的僵了。。。。。。。。
當然,都說一朝天子一朝臣,新朝自有一番新氣象,也許御前的規矩改了也說不定,但更可能的是。陛下心中不喜,所以才會讓他站著回話。。。。。。。
殿內陰涼一片,並不算熱,但折匯卻覺得和蒸籠相仿,汗水已經佈滿了額頭,背後也已經浸溼一片,折沐不禁想著。這麼下去,自己會不會暈倒在乾元殿上,那可真就成了笑話了,當然,性命也是堪憂,所以必須堅持住才成。。。。。。。。。
與他的忐忑比起來。皇帝陛下卻是雲淡風輕,年輕的臉上,掛著些笑意,一邊與他說這話,一邊翻閱著奏章。可謂是兩不耽誤。
“陛下,兵部尚書李大人已經入宮。此時正候在外面。。。。。。。”
“嗯。”成武皇帝輕應了一聲,坐直身子,擺手道:“先在外面候著。”
“是。”太監退了出去。
折沐這裡總算是鬆了一口氣,兵部尚書李承乾來了,這番面君估摸著也該到結束之時了,只是不知陛下心思,到了他這個地位,今後前程是好是壞,都在接下來履任的職務上面了。。。。。。。。
不過對於這個,他到也不算擔憂,大秦已經據有秦川,蜀中,河洛,河中,河東諸地,天下已經有了三分在大秦,如此眾多的地方,還安不下他一個折沐?
至於所屬之地,是膏腴沃土,還是貧瘠荒涼,他到不很在意,熬上幾年,也該回京任職了,就算是在長安養老了,唯一讓人擔心的是,這次回來,便出不去,京裡在這個時候,紛擾太多,他是一萬個不願回京任職的。
果然,皇帝陛下抬頭笑道:“愛卿用心任事,幾年考評,皆在優異,朕心甚慰,你方自入京,多休息幾日,朕自有旨意予你。。。。。。。。。”
“謝陛下隆恩。。。。。。”折沐跪倒叩首。
皇帝陛下微微擺了擺手,俯首於案件,再不說話,折沐知道,這次面君真的結束了,身上一陣輕鬆,告罪一聲,倒退著出了乾元殿內殿。
來到殿門之外,也抹了抹額頭上的汗水,外間比裡面要熱的多,但他反而覺得這裡一片清涼,想起先帝在時,入宮面聖的情景,兩相比較,折沐搖了搖頭,都是一般威嚴,壓的讓人喘不過氣來。
心下想著,這樣的地方,還是少來幾次為妙,來的多了,怕是要少活不少年,這些京官兒啊,怎麼就看不透這個關節呢。。。。。。。。。
太監引著,壓著心中的愉悅,漫步往外走,也不四處打量,再是金碧輝煌,他也只想快些離開,不過正好迎面碰上往裡走的李承乾。
兵部尚書李承乾,他自然是認得的,稍一打量,就覺著這人老了許多,羽林左衛和李承乾當年那可是冤家對頭。
折沐不自覺的心中便有些厭惡,不過還是往旁邊行了一步,躬身施禮。
他多年不曾回京,李承乾自然已是不認得這個羽林左衛的部將了,不過在殿外等候之時,也已打聽過殿中陛下見的是誰,所以就算不認得了,也知道折沐的身份。
不過他身有要事,走的很是匆忙,微微點頭示意,便側身而過,往內殿方向行去。
折沐也不在此停留,直接出殿而去不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