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葬元 > 第1007、1008節 唐國密議…遠東陰謀(大章節)

第1007、1008節 唐國密議…遠東陰謀(大章節) (第1/5頁)

李洛很清楚《澶淵之盟》的危害,不在於這個盟約的本身如何,而是這個盟約帶來的毒副作用。

他之所以在朝會上借修《宋史》談起《澶淵之盟》,就是給大臣們上一課,告誡他們:國雖大,忘戰必危!

無論在什麼時代,都要保持敢戰之心,能戰之兵。

李洛認為,《澶淵之盟》後宋遼百年和平,其實盟約本身的作用並不大。

兩國的確保持了長期和平,可真的只是《澶淵之盟》的作用麼?

只要研究那個時期的歷史,就知道不是這麼簡單。

宋朝當然是不想再打,也不敢再打。宋廷上下對契丹的畏懼,使得宋太宗北伐大敗後再也不敢北伐契丹,一心求和苟安,是不會主動挑事的。

君子嘛!

為此,宋廷嚴格約束邊疆百姓,讓他們千萬不要得罪契丹人,還禁止一向尚武的邊疆百姓“禁習弓馬”,免得契丹“誤會”。

契丹人越界,也會被邊境官吏好說歹說的禮送回去。可要是宋人敢越界,那不好意思,官吏一定會嚴厲懲辦,還是免得契丹“誤會”。

所以宋遼邊境,其實很不平等。這在宋人詩詞和筆記中都有記載。

所以無論有沒有《澶淵之盟》,宋廷也很難主動出兵挑事。

那麼契丹為何要遵守盟約呢?

契丹不南侵,和宋廷的原因完全不同。

宋廷是不敢。

契丹是不能,而不是不想。

《澶淵之盟》固然約束了契丹的南侵,可絕對唯一的制衡力量,甚至不是最重要的制衡力量。

要知道,契丹可是在五代時期滅過兩個中原王朝,曾經短暫統治中原的夷狄。契丹人當年在中原地區的屠殺也很多,光是相州,三十年內就被屠城了兩次。導致相州從唐代的繁華大城,變成了名不見經傳的小城。

這樣的夷狄,怎麼可能不垂涎中原的花花江山,不想再次佔領中原?

這符合強盜的行事邏輯麼?

光靠一紙盟約,就能讓這樣的夷狄不南侵了?

《澶淵之盟》後,契丹貴族很少南侵,主要是因為不能。

為何不能?看看遼史,看看契丹的內亂有多頻繁就知道了。

不是皇族爭奪皇位,就是貴族叛亂,很少有穩定的時候。可以說,遼朝是內亂最頻繁的王朝之一。

這導致契丹中後期一直處在動盪之中,使得契丹無暇南侵。要是皇帝前腳離開上京御駕親征,說不定後面朝中就有人叛亂。

要是皇帝坐鎮上京,派別人統兵南征,那說不定也會發生叛亂。

就是金兵反遼了,契丹貴族還是在無休止的叛亂,內鬥。

所謂攘外必先安內,也不是沒有道理,起碼在大多數時期,的確就是這樣的。

在這種局面下,契丹南征的風險太大。皇帝固然害怕後院起火,貴族們也不敢輕動。就是遊獵出巡都容易被人政變兵變,別說南征了。

遼朝兩百年,光是有史書記載的重大內亂,就有二十八次之多,沒有被記載的和不重大的內亂,更是不知凡幾。

唯一穩定的聖宗朝,還數次攻伐高麗,鎮壓渤海叛亂,西征回鶻,北平室韋,東討女真,一連串的軍事行動,也無暇南顧宋朝。

遼聖宗死後,內亂再次頻繁上演了。

這才是契丹遵守《澶淵之盟》最重要的原因:內亂頻繁,無暇南顧。

所以是不能南侵,不是不想。

那麼純粹以軍事的角度,契丹軍隊有沒有滅掉北宋的實力呢?

後世普遍認為,遼軍沒有滅宋的實力。

對此李洛的觀點和主流史觀不同。

最新小說: 在我的魔法面前跪倒吧 隨意穿梭二次元 我在末世有盆花 地下荒陵 真愛的力量——談戀愛,很簡單 網遊之巔峰鬼尊 真愛的力量:談戀愛,不簡單 紅樓:夜天子 我的末世基地車 虛擬網遊之騰龍 代號9249 摘魁首 求道在萬界 異次元遊戲開發商 棄女當家,富貴讓極品羨慕不來 火影裡的全職獵人 某黑科技的時空穿梭 艦娘之火力提督 從西漢開始,建立千年世家 時空位面大穿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