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千文武官員頓時在禮官昭穆有序的排列,一起舞蹈,下拜山呼道:“高明光世神道俊德……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大殿兩側千餘人的鼓樂儀仗,也一起動起來。整個大殿都是堂皇之音,聲勢浩大。
如是者三的大拜之後,天子令百官平身。這才象徵性的結束了朝賀禮儀。
接著天子下旨,三日之後,宮中大宴。凡在京五品以上文武,具可帶正妻前來赴宴,君臣共享遷都之樂。
然後,李洛還要下旨安置百官。
各官署的安置當然不用多說,皇城中的新官衙不但修建好了,裡面的佈置也都齊備,各衙門直接入駐即看可。
所以皇帝的安置,主要是百官的私宅府邸。
按照大唐制度,三品以上官員的私宅叫府,三品以下的官宅叫邸,而五品以下只能成為第。
五品以上含五品,府邸都在皇城,需要皇帝“分房子”。
而五品以下官員,只能住在外城各坊,於百姓雜居,只是宅院的規格比百姓高而已,這也是便於百姓監督他們。
但是,他們同樣需要皇帝分房子。
不然,今天住哪裡?
李洛笑著對崔秀寧道:“梓童,這百官宅院安置之事,就由你吧。”
崔秀寧早就有所準備,她拿出一份名單,交給戶部尚書,讓他直接念。
分房子,當然以官員的最高官職來定。比如官職之三品,但爵位是二品,那就按照二品來定。
不過,所有的宅院,官員都沒所有權,只有使用權。畢竟,你今日在朝中當京官,說不定哪天就調到外地當地方官,難道還霸著府邸嗎?如果這樣,那從外地調入京城的大臣,又住在哪裡呢?
皇城中的府邸宅院,按照等級,分為幾大區。有專門分給親王公主的居住區,有專門分給三品以上的居住區,有專門分給三品以下的居住區。
等級不同,社群的環境,府邸大小規格,都不相同。
戶部尚書唸完“房屋安置名單”,百官人人喜悅。
在長安有新宅了啊。
接著,李洛又率領百官觀摩用來召開常朝的宣政殿,以及召開御前會議,召見大臣奏對的紫宸殿。
這三大殿,也就是所謂的外朝了。
三大殿之後,就是皇帝皇后所居住的乾坤殿。按道理,此處不應該帶百官觀摩,可因為是新殿,李洛還是率領百官來看看。
畢竟,天子寢宮,外臣不是一定不能來。起碼,需要外臣知道天子寢殿在哪裡,是怎麼回事。不然的話,萬一後世天子出了事,大臣們都不知道。
然後,又是太皇后和皇太后所居的太極宮,以及皇子皇女所居住的興慶宮。興慶宮其實又分為太子所居的東宮,以及皇子皇女所居的別院。
觀摩了三大內之後,又觀摩內政府十六衙門、瞭望臺等地。
最後,才來打三大內之間的太液池和御花苑。
但見太液池上波光粼粼,島上還修建有明月殿、蓬萊閣等建築。而御花苑中奇花異草,竹木藤蘿,還放養了鳥獸,修建了草廬亭臺。
湖光山色,花樹爛漫,令人見之忘俗。
群臣當真使得大開眼界,目不暇接,嘖嘖稱奇。
就是見過世面的姚隧也讚歎道:“臣當年在北京元宮,驚訝元宮宏大壯美,可今日見了我大唐皇宮,又覺得元宮所差甚遠。以臣所見,就是先唐三大內和洛陽上陽宮,也比不過陛下的長安宮啊。”
李洛也很是滿意。他後世見過了紫禁城,可是紫禁城和他的皇宮相比,簡直就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