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官名,全部恢復宋制。
接著,忽必烈下詔,說有感於宋主仁德,還給中原故地,以安漢家之心。因宋主懇求,特將中原莊園牧場,悉數歸還大宋,以全大宋愛民之心。
一連幾道聖旨之後,大元皇帝“禮送”“大宋君臣”離開大都,前往開封。
黃河南岸的開封,一夜之間就換上了大宋的旗幟。開封官吏搖身一變,就成了大宋官員,開始緊急佈置迎駕,多年不用已經廢棄的開封皇宮,又重新開啟。
城中百姓驚聞,大宋復國了!
用不了幾天,趙官家就要在開封登基了!
五月初一,“大宋君臣”浩浩蕩蕩來到開封。當日,趙顯就在開封金朝故宮登基為帝,改元宏德,尊母全氏為皇太后。
然後,趙顯大封百官。甚至,趙顯還在元廷授意下,封在關中坐鎮的文天祥為秦國公,上柱國,平章軍國重事。令文天祥率部歸正,扶保大宋。
同時,“大宋天子”下詔,中原已經恢復,百姓可安矣。還說要推行均田令,減免賦稅,賑濟流民。
與此同時,河南江北的蒙元色目官員以及村社蒙古保長,也開始奉旨北歸。
趙顯又下詔,恢復漢家衣冠,尊崇漢家舊俗。
短短几天時間,這些令人震驚的訊息就風一般吹往中原大地!
…………
五月初六,李洛剛剛回到江陵,還沒接受群臣祝賀,就收到北方急報。
四月二十五,忽必烈冊立趙顯為大宋天子,送到開封即位,元廷疆土退到黃河之北……五月初一,趙顯在開封即皇帝位,年號弘德。
更噁心人的是,趙顯下詔宣揚中原已經恢復,還下詔推行均田令,甚至封文天祥官爵,“令”文天祥率部歸正,扶保大宋。
太噁心了。
唐廷得到訊息,一片譁然。
忽必烈竟然不聲不響的做下好大事!
尤其是崔秀寧,氣的折斷一支筆。
佈置大量特務,煽動北地反元抗稅,本是她指示特察局策劃的陽謀。元廷要是鎮壓,就會激起北方大起義,唐軍藉著起義北伐,讓蒙元四面楚歌,糧草斷絕,從而最短時間內打敗元軍,收復中原。
元廷要是不鎮壓,財政會越來越困難,北伐也越來越容易。
可誰成想,忽必烈竟然來了這一手,搞出個什麼趙宋復立。
明天就是李洛生日,所謂的大唐萬壽節,朝廷內外都準備妥當。可李洛此時也缺了幾分興致。
“特察局評估過沒有,趙宋在開封復立,對北方民心有多大影響?”李洛問崔秀寧。
崔秀寧放下一份資料,“已經評估過,初步調查是,影響還是不小。”
“尤其是趙顯的詔書,說要減免賦稅,推行均田令。還有他很快就能接受大量的莊園土地。他收買民心當然沒有那麼容易,可中原的反元之心,也會冷卻下來。”
這是明白著的事。元廷都退到黃河之北了,中原地區將由趙宋來直接統治,這驅除韃虜…就是一拳打在棉花上。
千萬別以為中原被金元統治多年,趙宋就喪失影響力了。就算七十年後元末紅巾軍起義,當時勢力最大的劉福通,還打著大宋的旗號,一度成為抗元主力。
尤其是在河南和淮南,說是民心思宋或許誇張,但卻都知道大宋。淮南十幾年前還是南宋領土,十四五歲的少年,都做過宋人,別說中老年了。
“大起義,暫時是很難爆發起來了。”崔秀寧苦笑,“就是北伐,也肯定要和偽宋打。”
事實上,這時代的底層百姓沒有那麼多民族大義。頭上不再是韃子皇帝,換了漢人朝廷,欺負他們的保長老爺也走了,也不用再剃髮留辮了,賦稅比以前輕了,他們還會冒著風險起義麼?
北方大起義的醞釀機制,被破壞了。
李洛也搖頭,“我真沒想到,忽必烈會這麼有魄力。他這麼幹,損失很大,起碼要彌補蒙古貴族的損失,還會少很多人力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