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洛知道阿合馬的結局,他是兩年後被人刺殺的。而刺殺他的人就有番僧。可見他和密宗的關係有多緊張。
阿合馬被刺殺後,忽必烈為寵臣之死大為震怒,可是緊接著從阿合馬府中抄查出幾張人皮,上面還有人的耳朵頭髮,據說是用來詛咒壓勝,很是靈驗。忽必烈這才醒悟,下令將阿合馬開棺戮屍,家人處以剝皮酷刑。
阿合馬是理財派的代表,與太子代表的漢化派矛盾很大。
阿合馬因為大力開礦,收稅,推行鈔票,解決了財政困難,受到忽必烈的寵幸重用,成為忽必烈的“和珅”。
這個男人不但結黨營私,打擊異己,大肆侵佔土地,搜刮錢財,讓廣大在蒙古鐵蹄下掙扎的漢人雪上加霜,搞得天怒人怨。
他還任人唯親,到了肆無忌憚的地步,其侄不學無識,卻驟然升到禮部尚書的高位,朝野人人側目。
他霸佔的八千奴婢,五百多妻妾,很多都是中原良家女子。
大元第一奸臣,說的就是他了。
忽必烈很吃阿合馬這套,雖然阿合馬能搞定忽必烈。但他唯獨懼怕真金太子。
阿合馬當然很想和真金太子搞好關係。可是真金很厭惡阿合馬,還有一次當眾鞭打阿合馬。所以,阿合馬也一直為和太子緩和關係卻沒有機會而傷腦筋。
當然,作為色目回回,信奉某某的阿合馬,與密宗的關係也很緊張。但是,密宗勢大,無論太子還是皇帝,都很信重密宗。阿合馬雖然很厭惡那些喇嘛,卻不好得罪。
如果阿合馬知道自己會被僧人謀殺,一定會為自己不主動對密宗下手感到後悔。
這樣的矛盾,李洛當然要利用一下。
於是,在接下來的翻譯中,李洛就開始夾帶私活,他以李籤的名義用蒙古語告訴阿合馬,真金太子今年似乎察覺到密宗高僧有不法之事,對密宗已經心懷不滿,只是礙於皇帝,不便和密宗翻臉。
阿合馬聽到“李籤”洩露給自己的資訊,還以為是李簽在提醒自己,既然太子已經對密宗不滿,那麼如果自己對密宗出手,很可能就會換取太子對自己的態度轉變。
至於“李籤”這個高麗大臣為何會知道太子的心意,這也不奇怪。因為高麗王后是太子的至親胞妹,兄妹感情最好,想來很多事情,太子都會和妹妹高麗王后提及。
太子為何從信重密宗到討厭密宗?在阿合馬看來,那一定是太子身邊的儒臣和道士長期說密宗的壞話,慢慢轉變了太子對密宗的信任。
既然“李籤”透露出這個資訊,那他還真要好好考慮,如何對密宗下手,以討好太子。
李籤做夢也想不到,“侄兒”李洛,竟然當著他的面,藉著翻譯替他代言,將他賣了。就是因為他不懂蒙古語。看來,一定要好好學外語啊。
雙方在親切友好的氣氛中結束了談話,似乎都達到了目的。
阿合馬承諾,會幫高麗在大皇帝面前進言,否決右相安童等大臣將高麗併為直轄行省的撤藩之議。
李籤則表示,會懇求高麗王后向太子進言,傳達阿合馬對太子的忠心和善意。
但李籤不知道的是,“侄兒”李洛竟然藉著翻譯,在阿合馬心中種下了對密宗下手的因果。
不是雙方達到目的,是三方達到目的。
忽必烈非常重視寵臣阿合馬的意見。一旦到時密宗高僧的醜聞曝光,阿合馬在忽必烈震怒之下趁機對密宗出手,一定會一舉掀翻密宗四教之首的地位。那麼挾救治皇后之功的道教,藉機重新奪回大元教權的把握就更高。
快了,四天之後,就是忽必烈的萬壽慶典,李洛不打算讓忽必烈好好的過大壽。作為漢人,藉此機會,他總要噁心一下至高無上的忽必烈大叔吧?
等到那時,楊璉真迦毒害帝師畏罪潛逃、宣政院副使大僧官穢亂宮闈這兩件事也該爆出來了。
忽必烈年紀不小了,不會因為這事……一下子過去了吧?
尤其是給他戴綠帽子的,還是他如今最寵愛的妃子蘭菩,以及深受信重的大喇嘛德旺朗瑪。
作為一個像康熙一樣愛面子的大皇帝,這沒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