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大早,一夜沒閤眼的李沅,簡單的帶了一個包袱,就隨李洛和崔秀寧離開。
這個地方,沒有值得她留戀的,有的只是艱辛和痛苦。
古爾赤哥親自送李洛到村子門口。李洛也沒有小氣,大方的給了這貪婪的蒙古保長三百貫交鈔。
隊伍再次上路,直往南邊而去。李沅自然也和崔秀寧一起坐在馬車裡。
中午的時候,隊伍到了萊州城附近。李洛沒有進城,而是直接南下。
今天,一定要在即墨過夜。
一天趕路百餘里,終於在黃昏時來到嶗山之北、墨水河源。
據崔秀寧說,她的家鄉,就在嶗山下墨水河源頭的一個鎮子。
而且,崔家世世代代都住在這裡,幾十代沒挪窩。鎮子邊曾出土一位明朝崔姓高官的古墓。這崔姓墓主就是她的祖先。
她十五歲前一直住在那個鎮子,在那裡上完初中。直到她父親提了正處調到清島市局,她才離開即墨。
崔秀寧下了馬車,指著十幾裡外的大山小聲對李洛說道:“那就是著名的嶗山。”又指著不遠處的河流:“這就是墨水河,沿著河往下幾里,就是我住過的鎮子。”
她的神色有點激動,眼圈也紅了。
這裡的山水還是後世的山水,大致沒有什麼變化,她能認出來。
可是,這裡的一切,又完全不一樣。她記得這一帶有個服裝廠,還有個遊樂園,以前不止一次來過。
李洛低聲說道:“別傷心了。你起碼還知道家鄉。而我都不知道父母之鄉,只知道不在關中就在河東。”
崔秀寧燦然一笑,小聲道:“那你就把即墨當你家鄉也一樣。反正某人不是也要做……即墨女婿的嘛。”
李洛聽了,忍不住哈哈大笑。
這警花,有意思啊。
馬致遠忍不住走過來笑道:“中正兄暢快非常,不知有何樂事?”
李洛指著嶗山,“千里兄不正是要去嶗山麼?你幫我向道士求取一道升官符可好?”
馬致遠聞言也哈哈大笑,“倘若真有升官符,那這嶗山早就淪為紅塵鬧市,哪有如此的清寧風光。”
李洛問:“千里兄是現在就上嶗山,還是和一起,找地方對付一宿?”
馬致遠道:“向晚上寶山,戴月林間走,不亦快哉!”
李洛點頭,“那你我就此別過了,千里兄保重。”
馬致遠拱手道:“此次多謝中正兄關照,中正兄保重,後會有期。”
李洛也拱手:“後會有期。”
馬致遠為人灑脫,道完別,隨即上馬揮鞭,帶著一僮一僕,趁著夕陽晚照,賓士而去。
李洛看著馬致遠夕陽下的背景,不由有些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