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楚恬就知道林大良不會讓她失望。她笑眯眯地點點頭,“對的,大良叔。反正你們也幫我蓋了不少房子,對這些很熟了吧。這次我一次過要蓋的房子有七座,需要用到的材料肯定不少,我覺得你們在買料的時候,價錢上還能再壓一點。當然,能壓多少,這就要看你們的本事了。怎麼樣?要不要接我這活?”
“行!你這活,我們接了。”林大良拍掌應道。
“大良叔果然夠爽快!那我把圖紙給你們,你們拿回去看看,然後給我報個價?”甄楚恬把圖紙遞給他。
林大良把圖紙接過去給他爹和大伯看,自己在那邊就說道:“報價這事叔不在行,不如楚恬你來定?”
衝著她們是自家兒子的先生一事,哪怕是虧本,這事他們也要幹,更何況燕家從不會虧待人。
甄楚恬也不知道該怎樣報,但她懶人有懶辦法,“不如這樣,就按當初我給你們算的工錢來報,然後餘下的物料按當初我們建房子的價錢,實際用了多少就按多少的錢來結。至於你們和供應商談的價格是多少,我不管。我只要求材料的質量不能低於之前的。”
這個提議雙方都很滿意,因此就這麼訂下了。
熱鬧過後,他們又恢復了平靜的生活。甄楚恬後來購置的幾十畝荒地已經在她的規劃下,有條不紊地開始著裁種花草果種、挖渠開河。
冬去春來,在苗圃長出新芽的時候,隨著林大友送來的的五百個文具盒到來時,第一座房子“挽烏閣”也落成了。
“這事我不同意!”顧乘涵想也不想,直接否了甄楚恬的決定。
“但公子,這一趟我必須要去的。”甄楚恬向他宣告著自己的決定。
“你這次去中部,一來一回,至少要三個月?這中間要是發生了意外怎麼辦?”顧乘涵冷著臉看著她。
“哪有那麼多意外!要不,你說什麼辦了?總之我是不可能讓林啟賢一個人去開拓市場的,這關係到我後面的佈局。”甄楚恬不服氣地回瞪著他。
顧乘涵現在惱極了那個不中用的秀才了。要是此刻書白在的話,他就不用這麼煩惱了。這些事,完全可以交給書白去處理。
“我陪你去。”
“啊?你陪我?”甄楚恬睜大了眼。
“那明軒和嬌嬌怎麼辦?誰照顧他們?”
“楚恬姐,我已經長大了,可以照顧好妹妹的。且家裡現還有這麼多下人在。”燕明軒趕緊表明態度。
“不,我不要和楚恬分開。”小嬌嬌卻聰明地聽到了關鍵,像八爪魚一樣死死地抱緊了甄楚恬不放手。
僵持了好幾日,最後甄楚恬妥協,決定一家人一起出發。她將人分成了兩拔。
林啟賢和許大他們是一拔,由他帶著兩百個文具盒到州城去,去開拓州城那邊的市場。
她自己則是帶著另外三百多個文具盒和一個叫文成和管招的,腰帶上分別繡有十七和十九的人和顧乘涵他們往中部那邊去。
經過一個多月的奔波,他們一行六人終於來到了中部撫州的淮陽郡。
淮陽郡,文學盛行,是一座人傑地靈繁華的州城。
“禮部尚書家的祖籍就是淮陽,他們的大小姐就是嫁回了祖籍,史部侍郎周家,淮陽書院的現任院長是林尚書家的人。”
“公子,你怎麼知道得這麼清楚?你以前來過淮陽?”甄楚恬狐疑地看著他。
顧乘涵搖搖頭,“不,但林尚書的大小姐我曾見過。她是嬌嬌的大姨,大嫂的嫡親姐姐。”
“那公子你覺得我該怎樣做?”甄楚恬皺著眉頭問道。
初初她還以為顧乘涵否定她的計劃是因為不喜她站在街上叫賣,可是經過他毫不留情地猛批,她才知道當初在郡城考場前的擺攤叫賣方式並不適合此地。
一來,這時並沒有考試;二來淮陽郡人口眾多,商鋪林立,香車寶馬川流不息。像文具盒這種和文房四寶相關的東西,必不會在攤販購買。自己被當初在郡城取得的好成績一下子衝暈了頭。唉!
她當初決定來撫州是因為在他們接到的訂單中,有好幾家是訂了五六個的上好的檀木文具盒,說要是納入年禮禮到撫州的親朋家去的,請他們務必做到最好。
然後經過查訪瞭解而知,知道淮陽郡是一個文風盛行,地處繁華的地方,且離南華郡也不算太遠。
文風盛的地方,學子必然多;學子多,那文人間的活動就必然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