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大的養殖基地,能養多少頭豬?”江年問道。
“二百多頭。”錢有亮笑著回答,“不過這並不固定,豬的個頭大,需要活動的空間也就越大,個頭小需要活動的空間自然也就小,因此養殖數量會有上下浮動。不過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能太過擁擠,一旦擁擠,通風、散熱、防疫都會帶來各種麻煩,損失也是巨大的。”
江年認真的聽著。
隨著跟著錢有亮進入了養殖場內部。
不得不說,錢有亮養豬的確是有一套,養殖場內配種區、分娩區、養殖區、防疫區等,都劃分的十分明確,每一頭豬都被他養膘肥體壯,就連身上的毛都錚光瓦亮。
此時,不遠處一個工人正拎著水桶灑水。
“我們這邊天氣炎熱,給養殖場降溫很重要,遮光灑水是常見的方法,不過也要注意,不能太過潮溼,潮溼的環境,豬容易生病。”
“養豬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要根據你們當地的環境而定,這需要你自己去摸索。”
因地制宜,這個道理江年明白。
北方四季分明,所要考慮的環境因素也就更多一些,這都需要親身實踐當中尋找方法。
“哎呦,你來了!”
就在此時,一道熟悉的聲音傳來。
定睛一看,是在火車上遇到的王莽,此時的他正穿著靴子,在豬圈裡往外面鏟豬糞,看到江年這個熟人,頓頓時熱情的打招呼。
“你們認識?”
“哦,在火車上認識的,聊都很投緣,說來也湊巧,大家都是奔著你這來的,緣分這個東西,真的很奇妙。”江年說道。
“有認識的人更好,彼此有個照應,那就這樣,你們兩個一起跟著王吉工作,他是養殖場的老員工了,工作流程都熟悉,跟著他工作一兩個月,養殖場裡的事情基本上就都能摸透了,如果他不懂,你再來問我。”錢有亮說道。
聞言,江年點頭同意。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江年每天都呆在養殖場裡幹活,別人休息的時候他就在研究錢有亮的筆記。
要說養豬也並不難,但是想把豬養好卻很難,很多的細節都需要把控,他基本上每天都能看到錢有亮過來檢查,甚至透過豬的糞便就能判斷這些豬的健康問題。
“江年,你回去要建養殖場?”這一天,閒暇的時候,王莽突然對江年說道:“等你養殖場建成了,我回去給你幹怎麼樣?”
這讓江年眼前一亮。
不過很快,江年又練練搖頭,“這可不行,錢老闆對我有恩,我怎麼好瓦塌牆角?
“嗨,這有啥?”王莽說道:“咱們就是個打工的,誰也不可能在他這幹一輩子不是?我的家在北方,總是要回去的。”
“不瞞你說,出來這段時間,我是越來越想家了,要是在家那邊找到同樣的工作,就算是少掙點錢,我也絕對會在選擇在那邊工作。”
“你的心情我能夠理解,如果你回去了,再去我那裡工作那可以,但是現在說這些,就有點挖牆腳的意思了,這種事情我不會做。”江年非常嚴肅的說道。
聽了江年的話,王莽點了點頭,沒再接著說這件事情。
江年不知道的是,他們的談話,卻被不經意路過的錢有亮聽到,江年的話,也讓錢有亮對他更加具有好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