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麓書院西側江畔。
漁舟渡。
被一片廣遼大楓林環繞。
有一老者蓑衣斗笠,坐在江畔渡口,靜提魚竿,悠閒垂釣。
旁邊,有一群學生弟子侍奉。
其中,以大師兄李錦書為首。
垂釣的晏幾道看了眼魚餌,抬頭眯眼瞧這大江上的迷霧與船隻,不動聲色道:
“錦書,你最近有去看太清逍遙府那個葉姓女子嗎?”
李錦書正代替師長,低頭給一位師弟講解經義,此時聞言一愣。
他看了看老師若無其事的側臉。
“啊,您是說……那位葉姑娘?沒有,怎麼了。”
晏幾道沒回答,知道語氣有點好奇道:“哦?之前她不是經常寫信找你嗎,最近怎麼沒訊息了?”
李錦書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有點開心道:“可能是我前些日子送她的那些禮物吧。”
晏幾道拿魚竿的手一頓,轉頭上下打量了一遍十分熟悉的正經大弟子,忍住上揚的嘴角,好奇道:“禮物?你……還送她禮物了?什麼禮物?”
你個憨兒,終於學會送女子禮物了?不錯不錯。
老先生摸了摸鬍鬚,越看大弟子越欣慰。
後面豎起耳朵偷聽的師弟師妹們也是面面相覷,微微吸氣。
欸,正經的和木頭一樣的大師兄終於開竅了。
李錦書朝他們點點頭道:
“老師,她不是經常來找我問經義問題嗎,我就琢磨著讓人家一天到晚往來太清府和書院也是麻煩,每天都讓我去接她,這樣也不是個辦法,不如一勞永逸。
“所以我就抽空,忙活了兩天一夜,把我入書院以來,求學路上用過的那些經義儒書全部都整理的來一遍,從中挑選出一整套可以由經義入門到精通的儒經,上面記滿了我這些年來的讀書感悟和老師您的高妙講解……
“我琢磨著這套書應該是夠葉姑娘好好學習個幾年了,讓她能徹底領略到咱們儒門先賢的深邃智慧。然後我便去把葉姑娘叫來了書院,不過葉姑娘可能是提前就看出了我的良苦用心吧,她那一次來書院時還特意換了一身好看的裙裳,盛裝打扮,還塗了鮮豔好看的胭脂,一看就很貴,她應該是準備鄭重迎接先賢們的智慧結晶。”
說到這兒,李錦書頓了頓,他看了看忽然安靜下來的老師的師弟師妹們,笑著感慨一嘆:
“雖然我覺得並不需要這麼麻煩,崇敬仰慕的心意到了就行,無須這些形式,先賢們若有靈在天,只會欣慰,應該也不會在意形式。”
“不過葉姑娘已經如此,我便也沒多說多問什麼,把她領到了學舍外,讓她在門口等了等,我直接回了學舍,把這些書給抱了出來,送給了她。”
想到那一日的智慧之舉,李錦書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你們還別說,這些書到還挺沉,葉姑娘看見了它們,伸手接過後,好像還挺開心的,衝我笑了笑,應該也是感受到了懷裡知識沉甸甸的重量吧。不經過話說回來,她穿那好看裙子,確實是不怎麼方便搬書。”
晏幾道:“…………”
師弟師妹們:“…………”
李錦書沒怎麼注意到場上空氣的突然安靜,他依舊興致勃勃的說著那日的機智之舉:
“哎老師,老實說,弟子也是有點捨不得的,這些書都是弟子多年來一點一滴的收集,每年山下有書送到書山書樓,我都會提前跑去蹲點,不然就被饕餮似的其他幾個書蟲師兄們搶走了。”
“他們的手速我可是領略過的,不過,弟子鍛鍊多年的手速也是不差,與幾位師兄們平分秋色吧……不過老師教誨過我們,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弟子覺得很有道理,所以還是把它們送給葉姑娘吧啊,望她好好珍惜。”
他微微揚頭一嘆,語氣有點惋惜與捨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