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這座大離,也不像咱們之前想的那麼簡單,大離朝堂的具體情況,現在還沒到大離都城寒京,不得而知大離幼帝和垂簾聽政的獨孤皇太后,孤兒寡母是不是傀儡。”
“不過,一些明面上的局勢、大矛盾,倒是在大離民間成了預設之事,這星子鎮的修士們更是清楚,畢竟這個南星郡……就位於兩方最大的勢力之間。”
顧抑武頓了頓,看著認真傾聽的趙戎,繼續道:
“之前雲娘提過的那個名叫周獨夫的大將軍,執掌大離西部邊軍,七郡十數座邊地藩鎮,都在西軍的控制下,這個勢力位於南星郡西側。”
“另一方勢力,就是那個名叫李明義的大離賢王,嗯,現在已經是大離朝堂上的攝政王了,不過,幼帝即位之後,他的封地卻被搬到了大離腹地偏西的地方,也就是南星郡東側的那個大郡,那兒也駐紮了很多禁軍兵馬。”
“不過,卻還是比不上西軍的兵馬。周獨夫與李明義,一個是緊跟大離先帝李秀崛起江左的老將,一個是大離先帝的幼弟,分別是武將與皇親中,最強的兩股勢力。”
顧抑武搖了搖頭,有些惋惜道:
“那位大離先帝在位時還好,畢竟正值壯年,是開國皇帝,國運國勢都是巔峰,民心所向,軍隊更是一路跟來,忠心聽命。”
“所以不管是在軍隊中威望高的周獨夫也好,還是賢名遠揚的李明義,都是忠行不二的臣子,毫無亂跡,忠心耿耿,竭力為大離開疆擴土。”
“比如那個老將軍周獨夫,以前被稱為大離軍神,也不知滅了多少西南方向的小國,舊的大王朝都推翻兩座,屬實厲害,現在的大離民間的輿論,也都開始學著史書上的其他例子,喊他人屠了,哈哈,子瑜,這是有人開始著手對付他了啊。”
趙戎看向西邊,輕輕點頭。
顧抑武笑言:
“那個李明義也是差不多,在大離威望也高,被軍中稱為武神。若是在尋常王朝,都是功高蓋主了,不過在曾經的大離卻不是如此,因為有個比他們更加激進的皇帝,這個大離先帝御駕親征的次數十分之多,倒是很有意思,唉,可惜現在卻是難得一見了……”
“總而言之,大離如今的暗流湧動,不穩朝事,都是從大離先帝去世後開始的,他駕崩之前,原本是繼續給西邊藩鎮增兵擴軍,要再於西側的一座名為大康的大王朝開戰。”
“所以西軍光是重騎都有四十萬,加上其他兵馬,周獨夫執掌西軍帥印,控弦百萬有餘,是大離接近一半的精銳兵馬,結果。”
“大離先帝駕崩了,其實這也變相的說明他死的確實突然,新舊交替,兵權都沒有來得及收回,百萬西軍,依舊還在周獨夫手裡。眼下李明義封地轉移,調遣禁軍前來,擋在西軍與大離都城寒京之間,原因顯而易見。”
趙戎忽道:“這兩位都是武夫?都是何品秩?”
顧抑武面色微微凝重。
“我正要說,這大離確實是不同其他的大王朝,國勢昌盛,這兩位眼下站在大離權利之巔的武夫,皆是高品。”
這個穿著書院最大號青衿依舊有些撐不下的魁梧學子,抬起右手,豎起了三根手指。
趙戎微微皺眉,“第四品或第五品武夫?”
扶搖之後,武修與其他修士分路而走。
第七境之下,道修劍修有四個半境界。
浩然、天志、金丹、半步元嬰、元嬰。
其中半步元嬰在山上算是過渡的半個境界。
第七境下,武修亦有九品。
由低至高,從第九品開始,每兩品對應上面的一個境界,九品總共對應四個半境界。
所以趙戎有些保守的估計,道修劍修扶搖後的第三個境界金丹,對應的武第四品、第五品,是周獨夫與李明義的武夫品秩。
至於再高的品秩,那就是能夠享譽望闕洲山上的上品武夫了。
與元嬰大修士們比肩。
而能夠有元嬰修士坐鎮的大仙家,在望闕洲山上,可以算得上是大勢力了。
擁有元嬰境戰力的修仙家族,是可以躋身成為獨幽城內排名前列的豪閥宗族的。
其中排名前幾點,可能底蘊更厲害些。
再往上的話,那便是屹立望闕洲北部山上的兩個龐然大物,嵬嵬山和欣然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