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戎入屋,映入眼簾的,是一間被古籍、竹簡堆滿大半空間的暖閣。
與一個盤膝坐在書堆中,在一張矮小案几上埋首忙碌書寫的儒雅青年。
屋內,光線有些昏暗,瀰漫著一股書籍的陳舊味道。
陽無為依舊穿著那日去墨池學館找趙戎時,身著的淺藍色常服,腰間掛著玉璧,衣飾質樸淡雅。
此時,他似乎是見趙戎入房,正起身,經過書堆間的‘曲折小徑’,來到了東窗前,推開窗扉。
一時間,陽光從窗外闖入屋內,點亮了暖閣。
清風也跟著光顧,那些史冊書堆間的空氣中,無數塵埃在空氣中舞動。
陽無為回頭,身後有窗外的白雲路過,笑道:“趙師弟,來的有些早。”
趙戎點頭,朝窗旁走去,順手拿起書堆中一本某國史書,平靜翻看,嘴上道:“要外出一趟了,明日就要走,只好先來了。”
陽無為面色微恍,“原來如此。按道理師弟應該再晾師兄一會兒的。”
空氣安靜了會兒,二人對視一笑。
陽無為走回桌前,坐下,“師弟這是要去哪?”
趙戎在窗前,朝外瞅了眼,隨口道:“大離。月中大考禮藝考核,被派去那裡了。”
“大離?”陽無為呢喃一句,偏頭看了眼旁邊的書堆,頷首,“確實很近。”
趙戎點頭,在陽光下,翻看起那本隨手拿來的史書。
他眉頭一挑,發現這是一本野史,在上面還看見不少人為的批註,墨跡看起來還是很新。
趙戎抬頭看了眼陽無為。
後者不知道幹嘛,正在書堆中翻找著什麼。
很顯然,這些批註應該是眼前這個儒雅青年所為。
翻找書堆的陽無為,似乎感受到了趙戎的目光,頭也不抬道:
“目前樓內修史還是以各國正史為修史依據,這也是古往今來,我們儒生修史普遍認可的權威史料。”
“不過,我之前看了師弟那篇南康野史的註釋解析深受啟發,感慨頗深。”
“便模仿了下師弟的方法,也試了試,考據這些野史史料中,看能不能從中挖掘出一些正史中隱瞞或遺漏的真相,或者作為正史更有力的佐證也好。只是……”
他搖了搖頭,認真注視著趙戎道:
“只是收益甚少,感覺還是不得其門,離趙師弟的那些分析見解還差不少意思。趙師弟,你是不是有一套成熟完善的法子,還是說只是隨心所欲的順手所為,是自身經驗,無法推廣?”
趙戎聞言,將手上的書一合,不置可否。
他轉頭看向窗外,從這七樓處向外看去,視野開闊。
依稀看見林麓山腳下那些攢攢的人頭,逐漸聚集的各國送書使節,與絡繹不絕形成一條盤山的蜿蜒長龍挑書擔夫。
趙戎突然想起了之前在鱸魚宴上,晏先生的叮囑。
他看著窗外,忽道:“陽師兄繆讚了。師兄這兒的風景確實不錯……嗯,請問師兄邀在下前來,所為何事?”
陽無為翻找書堆的動作頓了頓,旋即便又繼續,很快就從書堆之中取出了一本書,“哦,原來在這,找到了。”
他一笑,將這本挑出來的書翻到了平平無奇的某一頁,遞給趙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