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麓書院東南角有一處靜謐院子,隱藏在蔥蔥郁郁的綠林之間。
院外是一帶粉恆。
此時,正有一個古板女子,提著食盒,步履沉穩的沿著淡粉色院牆,行走到了院門之外。
門前。
魚懷瑾抬手,準備敲門,突然她動作一頓,凝眉,瞧了眼門上的對聯。
“福無雙至今朝至,禍不單行昨夜行?”
魚懷瑾抬眉輕念,感覺這副對聯有些古怪,便又仔細看了會兒。
不多時。
她漸漸看出些門道來。
這副楹聯上聯與下聯的前四個字,字型雋秀雅緻,有淡淡的空靈之美,宛若蘭花,遺世獨立,清幽淡雅。
這是魚懷瑾所熟悉的老師的楷書。
而這上聯下聯的各自後三個字就有講究了。
這是一種她從未見過的書體,
初看去,草不草,楷不楷的,似乎不三不四。
但是魚懷瑾一直跟著老師學習,耳燻目染之下,一些單純的審美欣賞能力,還是有些的。
她目光微凝,這書體但卻並不是不三不四,而是似乎自成了一派,從未見過的一派。
這不像是老師的字跡,應當不是老師鑽研出來的新書體,而且這幾個字看起來灑脫雄渾,應當是男子的筆鋒。
只是,為何這張楹聯會同時有老師和另外一個男子,兩個人的字跡?
老師又為何將這副楹聯張貼在門外?
魚懷瑾凝神看了一會兒,沒再看出些其他太多東西來。
畢竟,她雖然與朱先生關係極近,但是魚懷瑾的書藝學的也並不太好,除了對於此藝學能否證道,她保留懷疑態度之外,魚懷瑾最初跟著朱先生所學習的是經義儒道,只是後來老師她……
魚懷瑾微微搖頭,直接抬手敲門。
咚咚咚————
“來啦。”一道略微稚嫩的童聲傳出。
院門吱呀一聲被從內開啟。
門內,露出了一個身材矮小的藍衣女童。
女童身穿書童裝,髮絲全都束在了帽內,小臉圓潤潤的。
“魚姐姐。”女童語氣驚喜。
魚懷瑾感覺蘭香撲鼻,放眼望去,只見院子內遍佈奇花異草。
她收回目光來,注視著靜姿,躬身行了一禮,輕聲開口,“先生在嗎?”